《唐五代文學·李白·永王東巡歌(其十一)》原文、賞析、鑒賞
三川北虜亂如麻〔2〕,四海南奔似永嘉。〔3〕但用東山謝安石〔4〕,與君談笑靜胡沙。〔5〕
〔1〕《永王東巡歌》組詩共十一首,作于唐肅宗至德元年十二月,當時李白在永王李璘軍中。李璘是唐玄宗之子,唐肅宗之弟。安史之亂時,安祿山叛軍逼近長安,唐玄宗逃奔成都,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是為肅宗。李璘當時擔任山南東路及嶺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節度使,兼江陵郡大都督。重兵在握,對李亨皇位構成威脅。李亨令其卸職入川,李璘反而于是年十二月率舟師東下廣陵。李璘東下途中經過廬山,將正住在廬山的李白招進幕府。李白本有建功濟世的抱負,當時正是國難當頭之際,希望借此機會為掃平叛亂、平定天下而效力。這組詩就寫在這個時候。這里選的是第二首。李璘東下,江東震動,被李亨加以“圖謀不軌”的罪名,作為叛軍進行圍攻,于兩年后完全消滅,李白以“附逆”罪被拘捕囚于潯陽獄中,后判決長流夜郎。
〔2〕“三川”句:三川指洛陽一帶,因該地區有黃河、伊水、洛水故稱。北虜,指安祿山叛軍,當時占據洛陽,安祿山是胡人。此句寫叛軍占據洛陽,形勢混亂。
〔3〕“四海”句:四海南奔,指中原各地區的人向長江以南地區逃難。永嘉,晉懷帝司馬熾的年號,永嘉五年匈奴人劉曜攻陷晉都洛陽,俘懷帝,西晉亡,中原各地士族紛紛逃向江南。此句寫安祿山攻占洛陽,人們向江南逃難,情形像永嘉年代一樣。
〔4〕東山謝安石:謝安,字安石,出仕前曾隱于會稽郡(今浙江紹興)的東山,后任東晉宰相,堅決抗戰,派謝玄大破苻堅南侵軍六十余萬于淝水。
〔5〕“與君”句:據《晉書·謝安傳》,前秦苻堅率大軍百萬,進攻東晉。謝安被晉孝武帝任命為征討大都督。晉軍以少破多,于淝水大破敵軍。捷報傳來,謝安正與客人下棋,看罷捷報,放置一邊,繼續下棋。此句言“談笑靜胡沙”,是以謝安自喻,表現自己的氣度和抱負。
這首七絕真實地反映了作者在國家危難之時的抱負和作為,他參加永王幕府,是以東晉謝安自比,志欲安定國家。他十余年隱跡江湖,并未放棄為國效力、建立功業的理想,始終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干。他絕沒有想到,皇室之間爭奪皇位的矛盾斗爭,把他推向災難,使他成為犧牲品。
上一篇:《殷夫》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宋代文學·李清照·永遇樂》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