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學·駱賓王·在獄詠蟬[1]》原文、賞析、鑒賞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2]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3]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4]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5]
[1]唐高宗儀鳳三年(公元679),駱賓王在侍御史任上,多次上書諷諫,得罪武則天,被誣以貪贓罪下獄。此詩作于次年秋,尚在獄中。詩以蟬自喻,名為詠蟬,實乃詠己。詩前有賦體長序,略。
[2]“西陸”二句:西陸,秋天;《隋書·天文志》:“日循黃道東行……行東陸謂之春,行南陸謂之夏,行西陸謂之秋,行北陸謂之冬。”南冠,指代囚犯;《左傳 ·成公九年》:“晉侯觀于軍府,見鐘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后人乃以“南冠”代指囚徒。客思,身寄他鄉的愁思。侵,一本作“深”。首聯寫自己在獄中聽見秋蟬高唱,更被身寄他鄉的愁思折磨著。
[3]“那堪”二句:玄鬢,典出崔豹《古今注·雜注》:魏文帝宮人有莫瓊樹者,“乃制蟬鬢,縹緲如蟬翼。”蟬鬢成為古代婦女的一種發式。玄鬢,即這種發式的黑色鬢發薄如蟬翼,后人因以之代指蟬。白頭,作者自指。《白頭吟》又是古樂府曲名,其曲哀怨悽惻,此處語意雙關。那堪,一本作“不堪”。頷聯寫衰老的人怎么受得了寒蟬對著自己凄切哀吟呢。
[4]“露重”二句:頸聯寫蟬因露重,有翅難飛,風大,鳴聲被淹沒,喻自己被囚,有志難酬,有冤難伸。《峴傭說詩》說這兩句“是患難人語”。
[5]“無人”二句:高潔,古人認為蟬棲高樹,餐風飲露,清高純潔,詩人以蟬自喻。尾聯說,無人能相信我的純潔,誰能為我表白心跡呢?
這首五律觸物起情,托物寓志,寄寓自己被誣入獄、有冤難伸的悲痛之情,可謂“意象深而物態淺”(《唐詩鏡》)。《唐宋詩舉要》評此詩“以蟬自喻,語意深沉”。《唐詩選脈會通評林》錄周更的評析:“次句映帶‘在獄’,三、四句流水對,清利。五、六寓所思,深婉。尾‘表’字應上‘侵’字,‘心’字應‘思’字,有情。詠物詩,此與《秋雁》篇可稱絕唱。”《詩學淵源》總評駱賓王詩,認為其成就“不減齊梁諸人,而古質不及盧昇之,近體……諸作,立意煉辭,實開盛唐之先路。”
上一篇:《清代文學·龔自珍·詠史》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宋代文學·李清照·聲聲慢》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