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童話《[芬蘭]揚松·魔法師的帽子(節選)》鑒賞
[芬蘭]揚松
美麗的森林
說話木民媽媽上樓去打盹,去之前無意中把那一團有毒的粉紅色植物扔進了魔法師的帽子。毛病就出在這里: 她根本不該打掃得那么干凈。當午飯后她在房子里沉睡時,那團粉紅色植物開始發生奇怪的變化。它慢慢地從帽子里一扭一扭地長出來,爬到地板上。卷須和嫩芽一路爬上墻,繞著窗簾和百葉窗爬,鉆過裂縫、空調機和鑰匙孔。在潮濕的空氣中,花朵開放了,果子成熟了,大片的嫩葉鋪滿了樓梯,一路向桌子腿、椅子腿和柜子腿之間推進,從枝形吊燈上垂了下來。
屋子里充滿輕柔的簌簌聲: 有時候聽見爆芽的聲音,有時候聽見果子成熟了落在地毯上的聲音。可木民媽媽只以為是下雨,翻個身又睡著了。
木民爸爸正坐在隔壁房間里寫他的回憶錄。自從造好碼頭以后,他什么有興趣的事情也找不到,這就繼續寫他的童年回憶,寫著寫著,想起了那么多往事,不由得落下淚來。他一向有點孩子脾氣,與眾不同,沒有人理解他。他歲數大了還是老樣子。他有過種種驚心動魄的生活。木民爸爸寫了又寫,同時想著大家讀著他的故事時會感到遺憾,當初怎么不理解他,于是又高興起來,自言自語地說:“這是活該!”
正在這時候,一個長熟了的梅子落在他的紙上,黏糊糊地弄了一大攤。
“天保佑我的尾巴!”木民爸爸叫起來,“小木民矮子精和小吸吸準又回了家!”他轉過頭來要教訓他們。可他后面一個人也沒有,卻看到密密的樹叢,上面長滿了黃色的漿果。他一下子跳起來,藍色的梅子馬上從四面八方像雨一樣落到他身上。接著他看到一根大樹枝正慢慢地向窗子那兒伸展過去,同時綠芽向四面八方綻開。
“喂!”木民爸爸大叫,“大家醒醒!快上這兒來!”
木民媽媽驚醒了,只見滿房間都是白色的小花,從天花板上掛下來,不由得大為驚訝。
“噢,多么美麗呀!”她說,“準是小木民矮子精干的,要叫我大吃一驚。”她小心地拉開床邊鮮花織成的簾子,下床到地板上。
“喂喂喂!”木民爸爸還在隔壁房間大喊大叫,“開門!我出不去了!”
可木民媽媽沒法開門進他的房間,因為門上全爬滿了藤。于是她打破自己房間的一塊門玻璃,好容易鉆到外面樓梯口。那兒成了個小樹林子,客廳成了個大森林。
“我的天!”木民媽媽說,“當然又是那頂帽子在作怪。”她坐下來用一片棕櫚葉扇風。
嫩芽通過煙囪向上生長,又從屋頂上爬下來,把木民家全蓋上了,像是厚厚一層綠色地毯。這時候小木民矮子精站在外面雨底下,看著花兒在開,水果由綠變黃,由黃變紅。
“房子原先一直是在這里的。”小吸吸說。
“是在這些花木里面。”小木民矮子精愁眉苦臉地說,“可如今我們進不去,他們出不來。”
小嗅嗅去觀察這個綠色花樹林: 沒門沒窗,只是密密一大片野草野花。他抓住一棵爬藤,它已經硬得像橡皮,拉也拉不動,可等到他走開,它便拋出個圈,像存心似的,正好套住他頭上的帽子,把帽子從他頭上舉起來了。
“又是魔法,”小嗅嗅咕嚕著,“都已經叫人膩煩了。”
這時候小吸吸跑過長滿樹木的陽臺,發現通地下室的門還開著,不由得歡呼起來。小木民矮子精緊緊跟著他,往黑咕隆咚的洞里看。“大家進去!”他說,“不過得快,趁這兒還沒給樹木封住。”他們一個接一個爬進黑暗的地下室。
“哎喲!”走在最后的赫木倫叫道,“我鉆不過去。”
“那你就留在外面守衛著那條魚吧,”斯諾爾克小子說,“現在你可以在家里研究植物,不用到處走了,對嗎?”
可憐的赫木倫在外面雨底下嘰里咕嚕地抱怨,其他人從地下室一路上去。
“咱們的運氣還算好,”小木民矮子精到了樓梯頂的時候說,“地下室的門開著。有時候會不注意的。”
“先發現的是我,”小吸吸尖叫說,“因此你們該謝謝我!”
他們一推門進去就看見一個驚人場面: 麝鼠正坐在一棵樹上吃梨。
“媽媽呢?”小木民矮子精問他。
“她在想辦法幫你們的爸爸走出房間,”麝鼠苦著臉說,“這就是采集植物的結果。我一向就不大相信那位赫木倫。我但愿麝鼠的天堂是個安靜的地方,因為我再不想待在這兒了。”
他們豎起耳朵聽了一會兒上面很響的斧頭聲。接著傳來啪噠一聲和歡呼聲。木民爸爸出來了!
“媽媽!爸爸!”小木民矮子精叫著,一路又推又搡地鉆過森林來到樓梯腳,“我不在的時候你們怎么了?”
“唉,小寶貝,”木民媽媽回答說,“我們一定又是對魔法師的帽子疏忽大意了。快上這兒來——我在衣柜里找到了一叢醋栗。”
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下午。他們玩森林游戲,小木民矮子精扮人猿泰山①,斯諾爾克小妞扮泰山的愛人珍妮。小吸吸扮泰山的兒子,小嗅嗅扮猩猩契塔,而斯諾爾克小子在矮樹叢間爬來爬去,戴上用橘子皮做的大牙齒②,扮他們的敵人。
“現在我要把珍妮搶走。”他大叫著,用尾巴把斯諾爾克小妞拉到餐桌底下一個洞里,因此小木民矮子精一回家到枝形吊燈里的房子,發現出了什么事,只好抓住爬藤降落到地上沖去救她。接著他從空調箱頂上發出泰山的叫聲:“啊啊啊——啊啊啊啊!”珍妮和其他人也大叫著回答他。
“唉,事情真是糟得沒有法子更糟了——這樣也算是一種安慰。”麝鼠嘆息著。他已經躲在浴室的蕨樹林子里,用手帕裹住頭,好聽不見任何聲音。
可是木民媽媽十分鎮定。“很好很好!”她說,“我覺得咱們的客人玩得很快活。”
“但愿如此,”木民爸爸回答說,“請給我只香蕉,親愛的。”
就這樣一直玩到傍晚。沒有人在乎地下室門是不是給植物封住了,甚至沒有人想到那可憐的赫木倫。他照舊坐在外面,濕裙子箍住他的兩腿,守衛住那條大魚。他有時候吃個蘋果,有時候數數林中花朵的雄蕊,可大部分時間在嘆氣。
雨停了,天色黑下來。就在太陽下去的時候,那堆花木林子,就是木民家,又出了怪事: 花草樹木枯萎得跟它們長出來時一樣快;果子皺縮了掉到地上;花朵凋謝,葉子卷起來,房子里又一次充滿窸窸窣窣和畢畢剝剝的聲音。
赫木倫看了一陣,輕輕去拔一根樹枝。它一下子就給拔出來了,干得像一根松明。這時候赫木倫有了一個主意。他撿了一大堆干樹枝,上板房去找來火柴,在花園小道中間生起了個熊熊的火堆。
他快活萬分,在火堆旁邊坐下來烤干他的衣服。過了一會兒他又有了個新主意。他用意想不到的氣力把那條大魚的尾巴拉到火里來。他從沒吃過這么好吃的烤魚。
因此,等到木民一家人和朋友們披荊斬棘地穿過陽臺走廊,把門撞開時,只見赫木倫興高采烈,已經把一大條馬梅盧克魚吃了七分之一。
“你這壞蛋!”斯諾爾克小子說,“現在我怎么稱我這條魚呢?”
“把我稱一稱,再把我的分量減去不就完了嗎?”赫木倫出主意說。這是他最快活的一天。
“現在咱們把森林燒掉。”木民爸爸說。他們把屋子里所有亂七八糟的東西搬出來,讓火堆燒得更大,大得這木民谷里誰也從來沒見過。
(任溶溶譯)
注釋:
① 泰山是美國流行小說作家埃德加·賴散·巴勒斯(1875—1950)寫的一系列探險小說的主角,他幼時父母在森林中遇害,由猩猩撫養成人,力大無比。小說后來改編成電影,電影中泰山的叫聲是把“啊”喊成音樂簡譜:“365—6563”。
② 問問你的媽媽怎么做吧,她會的。——作者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北部,那里的森林湖泊和山巒神秘而富有詩情畫意。芬蘭作家揚松就借這種對許多人來說都有些陌生感的地理環境,營造了一個奇妙的幻想世界——木民山谷。木民一家活躍在這個虛構卻真實的世界里。“木民矮子精”是翻譯家任溶溶據童話里的形象創造的音譯加意譯。他們是一群在傳統的林中妖怪形象基礎上加以夸張想象而創造出來的北歐式童話精靈。他們像直立的微型小河馬,身上光滑,有尾巴,胖乎乎的,愛陽光。經作家加工的這些山林精靈,再沒有一點妖氣,沒有一點仙氣,他們被賦予了男女孩子靈動的特性: 天真活潑,聰明伶俐,待人友善,不安分,好冒險。他們組成的家庭就同我們所常見的一般家庭無異,彌漫著親情,蕩漾著笑鬧聲。
魔法師的帽子是一頂高筒黑禮帽。春天到來時,冬眠蘇醒的木民特洛爾和他的伙伴們在一個早晨外出游逛。他們在山上偶然撿得一頂黑色的大禮帽,就把它帶回了家。他們并不知道那是一頂魔法師的帽子,其中蘊蓄著奇妙魔力。由于帽子對他們來說太大,誰也沒法兒戴,他們就拿它來當字紙簍。沒想到,木民扔進去的東西都發生了奇妙的變化,簡直不可思議、難以想象: 扔進去五個雞蛋殼,竟變成一團團松軟的羊毛狀的東西,并逐漸增多,塞滿了帽子。接著五朵小白云從帽子里漸漸升起,挨近地面飄浮。木民特洛爾跟他的小伙伴們發現那云彩能托住重物,就跳了上去。他們摸索到了駕馭魔云的方法,怎樣前進,怎樣轉彎,怎樣減速,于是快樂地駕著白云在天空飛來飛去。他們想要弄清楚這帽子究竟有多少魔力,就捉了一只蟻獅扔進了帽子,并用一本字典將帽子扣住。他們躲在桌子下面看到接著發生的奇異現象: 那字典枯葉似的卷曲了,并漸漸化成了水,而書頁上那些稀奇古怪的字則跳到地板上蟲子似的滿地亂爬。帽子里還爬出一只小刺猬。帽子里溢出來的水在走廊形成一個湖,字母爬滿了天花板……
這里節選的《美麗的森林》里,木民媽媽無意中把幾株石竹花的標本扔進魔帽里去,于是石竹花就以神奇的速度在木民媽媽熟睡時長出了一根根帶卷須的青藤。它爬滿了屋子,伸進了所有的縫隙,甚至還從煙囪鉆了出去,爬滿了屋頂,把整個屋子都蓋了起來……屋子變成了一座美麗的森林,連門洞都被翠叢堵塞,外面歸來的孩子們進不了家。
這一段童話在對奇事奇景的描寫中,字里行間洋溢著童話文體所特別要求的純真、詩意和荒誕。其中顯示的新、奇、趣、美,簡直讓人“歡喜得沒法說”。而且,這些幻想情節、細節完全是從兒童生活的邏輯和心理的邏輯中延伸出來的,充分體現了兒童對新事物強烈的好奇心、豐富的幻想和天真活潑的游戲心理。揚松顯然是掌握了童話的“芝麻開門”——從一頂帽子開始就能演繹出如此規模的神奇大觀。童話境域一旦打開,揚松的童話想象筆墨就大有用武之地。這里有動態的形:“卷須和嫩芽一路爬上墻,繞著窗簾和百葉窗爬,鉆過裂縫、空調機和鑰匙孔。在潮濕的空氣中,花朵開放了,果子成熟了,大片的嫩葉鋪滿了樓梯,一路向桌子腿、椅子腿和柜子腿之間推進,從枝形吊燈上垂了下來。”這里有動態的聲:“屋子里充滿輕柔的簌簌聲: 有時候聽見爆芽的聲音,有時候聽見果子成熟了落在地毯上的聲音。”這里有動態的趣: 正當木民爸爸寫回憶錄回憶到童年時光驚心動魄的生活時,“一個長熟了的梅子落在他的紙上,黏糊糊地弄了一大攤”。當木民爸爸跳起來時,“藍色的梅子馬上從四面八方像雨一樣落到他身上”。
這是一篇不靠緊張的情節取勝,而是憑詩意的童趣魅力贏得讀者的優秀童話。揚松按照自己的童話創作主張,給兒童描繪了一個色彩濃重、令人興奮的世界。其中,非理性的東西與最清晰、最邏輯的東西交融為一體。“那里有夢幻般超現實的東西,日常的真實出現在怪異的環境中。”(揚松語)她用自己的詼諧幽默、詩情畫意、溫暖情調,用自己的稚童式暢想,用自己荒誕而合理的童話構成,用童話魅力,讓《魔法師的帽子》一路無礙地在世界上不脛而走,從歐羅巴到阿美利加,再到亞細亞。于是我們也擁有了揚松和她神奇的黑禮帽。
揚松出身于一個雕塑美術家的家庭,她自幼受到線條和色彩藝術的熏陶,得世家之嫡傳。她的童話都由自己配圖,那些極富表現力的圖畫夸張而傳神,俏皮而溫暖,別致而細膩,與生動、諧趣、幽默、活潑的童話描寫相得益彰,相映成趣,透出女性童話大師對兒童的摯愛。
(韋葦)
上一篇:外國童話《[蘇聯]謝·米哈爾科夫·狗熊撿到一個煙斗》鑒賞
下一篇:外國童話《[法國]貝爾特麗·貝克·水晶姑娘》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