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學·李白·行路難(其一)[1]》原文、賞析、鑒賞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3]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4]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5]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6]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7]
[1]《行路難》是樂府舊題,屬《雜曲歌辭》,多寫世路艱難與離別傷悲之意。李白借舊題寫新辭,抒個人的情懷。大約寫于天寶三年將離開長安之時。李白奉詔入京,抱有拯世濟民的政治抱負,但玄宗只把他用為宮廷詞臣。又受奸佞權臣讒謗,他不得不離京遠行。面對世途艱險,寫下《行路難》三首。這里選的是第一首。
[2]清酒:美酒,酒以清冽為上品。斗十千:一斗十千錢。珍羞:精美的菜肴,直:同“值”。曹植《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p>
[3]投箸:扔掉筷子。四顧:一本作“擊柱”。
[4]冰塞川:河中塞滿浮冰。太行:山脈名,在今晉、冀、豫三省之間。
[5]“閑來”二句:上句用呂尚(姜太公)碧溪垂釣典故。傳說呂尚至年老不得志,在磻溪(今陜西寶雞市東南)垂釣,遇到周文王,文王載之以歸,予以重用,在滅商戰爭中起重大作用,為周朝開國功臣,封于齊。下句用伊尹乘舟夢日典故。傳說伊尹原是奴隸,夢乘舟過日月之邊,后遇商湯,為湯之賢相,佐湯滅夏桀建立了商朝。詩人用這兩個典故,含寓著對得逢明君而建立事業的向往,渴望著施展才干的機遇。
〔6〕歧路:岔路?!痘茨献印ふf林》記戰國楊朱見歧路而哭泣。今安在:現在要走的路在哪里?
〔7〕“長風破浪”二句:南朝劉宋·宗愨年少有大志,叔父問其志向,答曰:“愿乘長風,破萬里浪?!焙蟪蔀閷伊鸸Φ拿麑?。云帆,即云舟,古代船只往往繪云母于船頭,希望其漂浮不沉。濟,渡。
天寶元年李白奉詔入京時,意氣風發,壯志滿懷地寫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可是僅僅兩年,壯志難酬,又遭讒謗,他不得不請求放還。這首詩真實地抒發了他離開長安時的心情,描寫了世途艱險,前途茫然,個人抱負與現實的深刻矛盾。全詩十四句,隨著感情的起伏跌宕,章法變化,波瀾層生。前四句盛筵餞別,以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四個連續動作,表現了英雄失意、拔劍空嘆的抑郁和悲壯。繼二句以冰塞黃河、雪滿太行的意象,象征世途艱險、迷茫失路;再二句連用兩個歷史典故表現對理想的內心憧憬,接下的四個三言句是兩個七言句的變式,面對現實表達內心的迷惘和彷徨;末二句決心繼續追求,堅信終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激情起伏,變化無窮,如元·楊載說:“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復起;又如兵家之陣,方以為正,又復為奇,方以為奇,又復為正。出入變化,不可紀極。”(《詩法家數》)全詩充滿抑郁不平之氣,抒寫了內心強烈的苦悶、悲憤,又突出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反映了他對自身價值的堅信。
上一篇:《四、唐五代詞·無名氏詞·菩薩蠻》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清代文學·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