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近要離是什么意思
【典源】 《東觀漢記·梁鴻》:“梁鴻病,因與皋伯通及會稽士大夫語曰:‘昔延陵季子葬于嬴博之間,不歸其鄉(xiāng),慎勿聽妻子持尸柩去。’終后伯通等為求葬處,有要離冢高燥,眾人曰:‘要離古烈士,今伯鸞亦清高,令相近。’遂葬要離冢旁。”《后漢書·逸民列傳》亦載,文大略同。
【今譯】 后漢高士梁鴻 (字伯鸞) 離家隱居吳地,后得病,與友人皋伯通及會稽士大夫說:“從前延陵季子葬在嬴博之間,不歸家鄉(xiāng),我死后也不要讓妻子將尸柩運回故土。”死后皋伯通等為他尋求葬地,有古代俠士要離冢旁地勢高燥,眾人說:“要離是古代俠義之人,現(xiàn)今的伯鸞也是清高之士,兩人可以相近。”于是將梁鴻葬于要離冢旁邊。
【釋義】 后以此典稱譽人操守清高、多用于悼念死者。
【典形】 魂傍要離、近要離、要離與卜鄰、要離冢孤、葬近要離、死近要離墓。
【示例】
〔魂傍要離〕 清·王士禛《挽姜貞毅先生》:“魂傍要離君愛弟,英靈來往怒濤飛。”
〔近要離〕 宋·米芾《蘇東坡挽詩》之二:“將尋賀老船虛返,欲近要離烈可親。”
〔要離與 卜鄰〕 宋·陸游《書嘆》:“生無鮑叔能知已,死有要離與卜鄰。”
〔要離冢孤〕 清、桑調(diào)元《五人墓》:“吳下無斯墓,要離冢亦孤。”
〔葬近要離〕 宋·陸游《言懷》:“愿乞一棺地,葬近要離墳。”
上一篇:董狐史筆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蒙子公力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