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唐五代詞·韋莊詞·思帝鄉》原文、賞析、鑒賞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這是韋詞《思帝鄉》中的第二首,是膾炙人口的愛情自白詞。它描寫一位天真爛漫、熱情大膽的少女敢于沖破封建禮教的束縛,迫切要求婚姻自由,追求愛情和幸福。
詞一開端,便展示出一幅春日絢麗的畫面: 原野上春草萋萋,一片新綠;樹上杏花如火,綴滿枝頭。就在如畫的美景中,一個少女在踏春。“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點明時令是早春。這位少女漫步在“紅杏枝頭春意鬧”的小路上,怒綻的杏花,紛紛灑灑落在她頭上,多么富有詩意。“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一位少年公子也進入畫面,他也漫步在原野的小路上,雖然少女并不認識他,但他那翩翩的風度和飛揚的神采,卻深深吸引住了少女的視線,引起了少女的愛慕。少女對少年的愛慕之情全由這一“足”字傳出。因而少女在內心深處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愿望:“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擬”字說明是少女內心的打算。這種執著強烈的愛意,不僅使她要終身相許,嫁給他,而且縱然以后少年公子將她無情地遺棄,她也不悔恨,不以之為羞。這里寫出少女對愛情的大膽追求和對幸福生活的殷切期望。還是在“足”字上做文章,可見少年風流了。至此,猶嫌不夠,還以縱然以后被遺棄也不會感到羞恥予以強調,進一步突出了少年風流之甚。通過“休”和“羞”兩個字,層層加碼地強調一個“足”字。由此足見少年之風流,少女之癡情,表現了不顧一切封建倫常大膽追求純真愛情的主題。
作者以白描的手法和清新明朗的筆調,刻畫一位天真爛漫、熱烈追求愛情、極富個性的少女形象。語言質樸而多情韻,在花間詞中獨具一格,別開生面。作為一位封建士大夫文人,敢于道出沖破禮教束縛的語詞,寫出這樣明快決絕的佳篇,不能不歸之于受民歌的影響。這首詞使我們想起了漢樂府民歌《上邪》:“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前人論詞,以“婉約”為正宗。以為作詞必須含蓄、曲折,有不盡之意,才算合乎標準。這種風氣開端于溫庭筠一派的文人詞。唐代的民間詞,原來并不如此;他們以直率坦白的語言寫熱烈真摯的感情,往往是以一吐為快的。在韋詞中雖然這類作品并不多,最著名的也只有這么一首,但在文人們以“婉約”、“含蓄”為正宗的文學氣氛中居然出現這么一首,也就非常值得重視了。清賀裳《皺水軒詞筌》說:“小詞以含蓄為佳,亦有作決絕語而妙者。如韋莊‘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之類是也。牛嶠‘須作一生拼,盡君今日歡’。抑亦其次,柳耆卿‘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亦即韋意,而氣加婉矣。”今存韋詞大多見于《花間集》,《花間集》所選的多是“鏤玉雕瓊”和“栽花剪葉”的作品。因此,韋莊這類熱情奔放的詞作也許不只這一首,可能因沒有入選《花間集》而亡佚了。
這首詞選擇的詞調與所表達的內容、感情的強度都很相適,它沒有那種舒緩悠遠的語氣,用的是長短錯落、聲情激越的句式。最后以三個字的誓言般的短句作結,顯得十分果決干脆,志不可奪。但這種一見鐘情的愛情,由于缺乏共同的思想基礎,縱使剎那間可以爆發出耀眼的火花,若所遇非人也會轉眼歸于毀滅,以致產生不可設想的悲劇,這是封建社會婦女的不幸處境所造成的。
上一篇:《宋代文學·蘇軾·念奴嬌》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蒲風·我迎著風狂和雨暴》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