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張元幹·賀新郎》原文、賞析、鑒賞
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2〕
夢繞神州路。〔3〕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4〕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5〕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6〕更南浦、送君去。〔7〕涼生岸柳催殘暑。〔8〕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9〕萬里江山知何處?〔10〕回首對床夜話。〔11〕雁不到、書成誰與?〔12〕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13〕舉大白、聽《金縷》。〔14〕
〔1〕公元1138年樞密院編修官胡詮上書反對南宋當局的議和政策被貶官,張元幹作此詞親為胡詮送行。《賀新郎》詞調,一名《金縷曲》,雙調,一百一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下片五十九字,上下片各十句六仄韻。有的句子中間有停頓。張元幹(公元1091~1160),字仰宗,號蘆川居士,長樂(今福建永泰)人。靖康元年金兵攻汴京,參加李綱統率的抗戰部隊,任行營屬官。南渡后,官至將作監丞。力主抗戰,反對妥協投降。因送胡邦衡的這首《賀新郎》觸怒投降派,被下獄,削除官籍。此后閑居。他工詩詞,詞風激昂慷慨,開南宋愛國詞先聲。有《蘆川詞》,存詞一百八十余首。
〔2〕胡邦衡即胡詮,邦衡是字,當時任樞密院編修官。紹興八年,高宗執行向金國妥協政策,由丞相秦檜主持與金使以屈辱條件議和。胡詮上書,請斬秦檜等賣國賊,向金國宣戰。投降派把胡詮貶為福州簽判,和議成功,再把胡詮除名新州(今廣東新興)編管。這時張元幹正在福州,作此詞為胡詮送行。秦檜死后,胡詮被召回任待制,故標題《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是后人加的。
〔3〕神州:中國古稱“赤縣神州”,此指已被金國占領的中原地區,首句言夢魂縈繞淪陷的中原大地。
〔4〕“悵秋風”三句:連營,相連的軍營。畫角,有彩繪的軍中號角。故宮,指北京汴京宮殿。黍離,《詩經·王風》有《黍離》篇,寫周平王東遷后,其故都宮殿荒廢,生滿禾黍,是詠亡國之思的名篇。三句寫在秋風中,敵軍連營響起號角聲,故都宮苑已遍地蓬蒿,令人惆悵。
〔5〕“底事”三句:底事,為什么。昆侖傾砥柱,昆侖山倒塌,砥柱折斷。九地,九州。黃流亂注,黃河泛濫洪水橫流。聚萬落千村狐兔,謂村落為野狐野兔所聚居,喻田園荒蕪。
〔6〕“天意”二句:化用杜甫《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古人常以天代指皇帝。二句意為天高高在上,其意難測,志士年老本易感傷,如今遭遇的苦楚更難訴說了。
〔7〕南浦: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南浦,古詩中送別之地。在這里借指傷心送別。
〔8〕“涼生”句:岸邊柳樹吹來涼風,驅走殘暑。點明時令。
〔9〕“耿斜河”三句:耿,明亮。斜河,銀河斜轉,是深夜天象。斷云,片斷的白云。微度,輕輕飄過。三句描寫深夜景色。
〔10〕“萬里”句:萬里遙遙,江山遼遠,不知你將落在何處? 這是為胡詮的前途和命運憂愁、牽掛。
〔11〕“回首”句:回首,回顧。對床夜話:兩床相對長夜傾談。此句是回憶二人的友誼。
〔12〕“雁不到”二句:以雁傳書,北雁不過嶺南,即使寫成書信,又怎能帶給你呢? 二句寫今后通信難。
〔13〕“目盡”二句:目盡,一本作“目極”。兒曹,小兒女輩。爾汝,你我。二句言極目青天,傷今懷古,你我的友誼豈是小兒女輩的私情恩怨呢。
〔14〕大白:酒杯名。《金縷》,《金縷曲》詞調,即這首詞的詞調。
南宋紹興年間,以宋高宗趙構為首的投降派當權,抗戰名將岳飛等被殺害,大批抗戰志士被貶謫、被解職。在這種政治形勢下,張元幹為受迫害的抗戰志士公開送行并作歌,表現了大無畏的氣概。上片寫時事,抒對中原淪陷、故國黍離的沉痛,以“天意”難測、正義難訴,表現了志士的悲憤。下片寫別情,山河萬里,前途茫茫,愁緒滿懷,而著重說明的是他們的友誼決非小兒女的私情,而是建筑在抗戰愛國的共同志向之上的。全詞放眼江山,俯仰古今,悲壯豪邁,為宋詞的傷別題材開拓了新的思想格局,此后產生了不少愛國詞。全詞直抒胸臆,又采用了比喻、象征、用典等方法,并吸取了某些神話傳說,委婉含蓄,直中有曲。《四庫全書提要》評這首詞“慷慨悲涼,數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氣”。
上一篇:《四、唐五代詞·馮延巳詞·謁金門》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宋代文學·劉克莊·賀新郎》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