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文]
夸父①與②日逐走③,入日④。渴,欲得飲,飲于⑤河⑥、渭⑦。河、渭不足,北飲大澤⑧,未至,道⑨渴而死。棄其杖⑩,化為鄧林(11)。
[注 釋]
①夸父:古代神話人物。②與:同,跟。③逐走:賽跑。④入日:追趕到日落的地方。⑤于:在。⑥河: 古代專指黃河。⑦渭:古代專指渭河。⑧大澤:大湖。傳說中它在雁門山北,縱橫千里。⑨道:名詞作狀語,在途中。⑩杖:手杖。(11)鄧林:地名,在現在大別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處。“鄧”與“桃”古音相同,鄧林即桃林。
[譯 文]
夸父跟太陽賽跑,一直追到太陽落山的地方。(他)渴了,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水(邊)去喝。黃河、渭水的水不夠(他喝),(又奔)北方的大湖去喝。還沒趕到(那兒),在半路渴死了。他扔下的手杖,變成了(一片)桃林。
[鑒 賞]
這個奇妙的神話表現了夸父的宏大志向和英雄氣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大自然想同自然的偉力一比高低的強烈愿望和頑強意志。夸父善于奔跑,體大無比,接連喝干了黃河和渭水仍不解渴,夸張中表現出古代先民的高度自信。雖然這個故事以悲劇作結,但作者卻給他的悲劇結局抹上一片桃紅,不僅表現了人們對他的敬愛,也寄托了人們對那些身后仍然造福于后人的感激和懷念。
《夸父逐日》的文字極其簡潔。用最短的文字提供盡可能多的信息,尤其應該是對快節奏的現代人的要求。
上一篇:《大道之行也》文言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文言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