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xué)·蘇轍·黃州快哉亭記》原文、賞析、鑒賞
江出西陵〔2〕,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3〕,南合沅湘〔4〕,北合漢沔〔5〕,其勢益張〔6〕;至于赤壁之下〔7〕,波流浸灌〔8〕,與海相若〔9〕。清河張君夢得〔10〕,謫居齊安〔11〕,即其廬之西南為亭〔12〕,以覽觀江流之勝〔13〕;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14〕,濤瀾洶涌,風(fēng)云開闔〔15〕;晝則舟楫出沒于其前,夜則魚龍悲嘯于其下〔16〕;變化倏忽〔17〕,動心駭目,不可久視。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18〕,舉目而足;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19〕,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shù)〔20〕: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
至于長洲之濱,故城之墟〔21〕,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22〕,周瑜、陸遜之所騁騖〔23〕,其流風(fēng)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24〕。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于蘭臺之宮〔25〕,有風(fēng)颯然至者〔26〕,王披襟當(dāng)之曰〔27〕:“快哉此風(fēng)! 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28〕?”宋玉曰:“此獨大王之雄風(fēng)耳〔29〕,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蓋有諷焉。夫風(fēng)無雄雌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30〕;楚王之所以為樂,與庶人之所以為憂,此則人之變也,而風(fēng)何與焉?〔31〕。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32〕,將何往而非病〔33〕? 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34〕,將何適而非快?今張君不以謫為患〔35〕,竊會計之余功〔36〕,而自放山水之間〔37〕,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戶甕牖〔38〕,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39〕,揖西山之白云〔40〕,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41〕?不然,連山絕壑〔42〕,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fēng),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43〕,烏睹其為快也哉〔44〕!元豐六年十一月朔日趙郡蘇轍記〔45〕。
〔1〕本篇選自蘇轍的《欒城集》,快哉亭,張夢得(字懷民)元豐年間被貶到黃州時建。此文作于元豐六年冬。作者蘇轍(公元1039~1112),字子由,一字叔同,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蘇洵之次子,蘇軾之弟。嘉祐二年,年僅十九歲的蘇轍,即與兄同榜登科中進士。步入仕途后,其政治態(tài)度與蘇軾相同,遭遇也類似,隨著新舊黨爭的發(fā)展屢遭貶謫。官至尚書右丞、門下侍郎。晚年被罷斥至許州,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與兄蘇軾、父蘇洵并稱三蘇,列“唐宋八大家”。
〔2〕江出西陵:江,長江。西陵,西陵峽,長江三峽之一,又名“巴峽”,三峽中最長一個。
〔3〕奔放肆大:奔放,指江流奔騰迅疾。肆大:形容水勢浩大而無阻。
〔4〕沅湘:沅江(在今湖南西部)和湘江(在今湖南東部),兩條江北流入洞庭湖,與長江會合。
〔5〕漢沔(mian):水名。據(jù)《水經(jīng)注》北源出自今陜西留壩縣西,一名沮水;西源出自今寧強縣北,稱漾水,流經(jīng)沔縣,稱沔水,流經(jīng)漢中,稱漢水,經(jīng)漢口入長江。
〔6〕益張:更加盛大。
〔7〕赤壁:赤鼻磯,在黃州,并非周瑜破曹的赤壁。
〔8〕浸灌:流注,形容水勢浩蕩。
〔9〕若:似。
〔10〕張夢得:字懷民,清河(今河北南宮)人。神宗元豐時被貶到黃州,與蘇軾為友。
〔11〕齊安,即黃州(今湖北黃州市),南齊時稱黃州為齊安。
〔12〕即:就在。
〔13〕勝:名詞,勝景。
〔14〕一舍:古時行軍三十里一宿營,故稱三十里為一舍。《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避)君三舍。”賈逵注:“三舍,九十里”。
〔15〕風(fēng)云開闔(he):指風(fēng)云變化,天氣陰晴。闔,烏云閉合,指天陰。
〔16〕魚龍:泛指水中動物。
〔17〕倏(shu)忽:迅疾,突然。
〔18〕玩之幾席之上:依靠在亭子的幾席上就可以盡情玩賞。玩:玩賞。幾:小桌。
〔19〕岡:山岡。陵:大阜,丘陵。
〔20〕指數(shù)(shu):指點歷數(shù),指看得很清楚。
〔21〕故城:孫權(quán)所建吳國的都城。蘇軾《次韻樂著作野步》詩自注:“黃州對岸武昌有孫權(quán)故宮”。墟:廢墟。
〔22〕曹孟德、孫仲謀:曹操、孫權(quán)。此二人在赤壁之戰(zhàn)中為雙方最高統(tǒng)帥。睥睨:斜著眼睛看,傲視意。
〔23〕周瑜、陸遜:都是孫權(quán)手下的名將。周瑜,字公瑾,廬江舒城人,赤壁之戰(zhàn)吳軍中的主將。陸遜,字伯言,吳郡人,曾兩次駐節(jié)黃州,并火燒蜀軍連營,大敗劉備。騁:馳騁,疾馳。
〔24〕稱快世俗:被一般世俗之人稱道。
〔25〕宋玉、景差:楚國的文學(xué)家,皆以辭賦見長。宋玉作《風(fēng)賦》記楚襄王從宋玉、景差游蘭臺之事。蘭臺:楚國宮苑,今湖北鐘祥縣。
〔26〕颯然:形容風(fēng)聲。
〔27〕披襟當(dāng)之:敝開衣襟迎著吹來的風(fēng)。披,開。當(dāng),迎著。
〔28〕寡人:諸侯自稱。庶人:平民百姓。共:共同享受。
〔29〕雄風(fēng):宋玉把風(fēng)分為兩種,雄風(fēng)清涼是大王之風(fēng),雌風(fēng)溷濁,是庶人之風(fēng)。
〔30〕遇:遇時,碰到好機會。指得到賞識重用。
〔31〕何與:有什么相干。
〔32〕使:假使。中:內(nèi)心。得:得意,得志。
〔33〕病:憂愁,苦恨。
〔34〕以:因為。物:外在事物環(huán)境。傷:傷害,影響。性:性情,內(nèi)心。
〔35〕張君,指張懷民。
〔36〕“竊會計”句:利用作會計的閑暇。竊,取。會計:管理錢財谷物的工作。余功:公余的時間。
〔37〕放:放浪,無拘無束地游玩。
〔38〕蓬戶甕牖:用蓬草編門,破甕作窗,指窮苦人家。
〔39〕濯(zhuo):洗滌。
〔40〕揖:本義為以器取水,此為觀賞享受的意思。
〔41〕窮:盡。勝:美妙。適:快意,歡樂。
〔42〕連山絕壑:連綿的山岡,深險的山谷。
〔43〕騷人:屈原作《離騷》,被稱為騷人,后來泛指詩人,這里指像屈原一樣不得志詩人。思士:憂思苦悶的士大夫。勝:承受。
〔44〕烏睹:怎能見到。
〔45〕朔日,陰歷每月的初一。趙郡:蘇氏祖是趙郡欒城(北宋屬于河北西路趙州),唐時神龍年間遷入四川,故題為“趙郡蘇轍”。
本文結(jié)構(gòu)清晰嚴密,過渡自然。敘事、寫景、議論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全篇以“快”字貫穿。先寫快哉亭的建造、景色、命名原因。又寫與快哉亭相關(guān)的赤壁之戰(zhàn)間的故事,意在說明從環(huán)境上來看,此處“足以稱快世俗”;緊接著筆鋒一轉(zhuǎn)引出了楚襄王在蘭臺之官披襟當(dāng)風(fēng)的故事,意在說明外在條件不是快與不快的決定因素。在這兩方面鋪墊之下,作者發(fā)出議論。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快與不快的關(guān)鍵在于“中”之得與不得。即“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
蘇軾評蘇轍文說:“其文如其為人,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嘆之致,而其秀杰之氣,終不可沒。”(《答張文潛書》)本文雖然不能同《岳陽樓記》、《醉翁亭記》比名氣和影響,但在以記名篇的散文中亦屬佳作。
上一篇:《四、唐五代詞·馮延巳詞·鵲踏枝》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元代文學(xué)·馬致遠·〔雙調(diào)·夜行船〕秋思》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