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學·顧貞觀·金縷曲》原文、賞析、鑒賞
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丙辰冬寓京師千佛寺冰雪中作。〔2〕
其一
季子平安否〔3〕? 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 行路悠悠誰慰藉〔4〕?母老家貧子幼,記不起從前杯酒〔5〕 。魑魅搏人應見慣〔6〕,總輸他覆雨翻云手〔7〕。 冰與雪〔8〕,周旋久。淚痕莫滴牛衣透〔9〕。 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夠?〔10〕比似紅顏多命薄,更不如今還有。 只絕塞苦寒難受。 廿載包胥承一諾〔11〕,盼烏頭馬角終相救〔12〕。 置此札,君懷袖。
其二
我亦飄零久。 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13〕。 宿昔齊名非忝竊〔14〕,只看杜陵窮瘦〔15〕,曾不減夜郎僝僽〔16〕。 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凄涼否?千萬恨,為兄剖。兄生辛未吾丁丑〔17〕,共些時冰霜摧折,早衰蒲柳〔18〕。 詞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魂相守。〔19〕但愿得河清人壽〔20〕。 歸日急繙行戍稿〔21〕,把空名料理傳身后。 言不盡,觀頓首〔22〕。
〔1〕這是兩首以詞代書的作品,真切感人,是作者代表作。金縷曲,詞牌,“賀新郎”的別名,雙調,上下片各十句六仄韻。顧貞觀(公元1637~1714),字華峰,號梁汾,江蘇無錫人。康熙丙午舉人,以詞名世,有《彈指詞》、《積書巖集》等。
〔2〕漢槎:當時著名詞人吳兆謇的字。順治十四年江南鄉試中舉,因主考官方猷舞弊案,無辜受牽連,順治十六年流放寧古塔,判定謫期二十三年。顧貞觀是吳漢槎的友人,此詞寫于丙辰年冬即康熙十五年,吳漢槎已居流放地十八年。此時顧貞觀住在北京大學士納蘭明珠家,納蘭性德讀了這兩首詞大為感動,表示十年之內救回兆謇。貞觀請以五載為期,又求納蘭明珠,后來終于把兆謇營救回還。
〔3〕季子:兆謇的別號。
〔4〕慰藉:安慰。
〔5〕記不起:記否。
〔6〕魑魅(chimei):傳說中害人的山澤鬼怪。
〔7〕覆雨翻云手:杜甫《貧交行》詩:“翻手作云覆作雨,紛紛輕薄何須數。”比喻反復無常,玩弄手段。
〔8〕冰與雪:詩意雙關,一方面指寧古塔冰天雪地的自然條件,一方面喻吳漢槎所處的冷酷世情。
〔9〕牛衣:亦稱牛被,給牛御寒用的遮蓋物,一般用草或麻編織。這里指劣質粗糙的衣服。
〔10〕“數天涯”二句:意為像你這樣流落天涯而家人仍團聚一起的能有幾家?這是安慰吳漢槎的話。吳漢槎流放寧古塔,其家屬同去。
〔11〕包胥:春秋時楚大夫申包胥。申包胥是伍子胥的朋友,子胥被楚王逼走時對包胥說:“我必覆楚。”包胥說:“我必存之。”后來子胥助吳攻楚,包胥到秦國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秦發兵救楚。這里是借包胥哭秦庭的故事表示也將竭盡心力吁請有力者來援救漢槎。
〔12〕烏頭馬角:烏鴉白了頭,馬生出角。《史記·刺客列傳》司馬貞《索隱》:“燕丹求歸,秦王曰;烏頭白,馬生角,乃許耳。”本比喻不可能實現之事,這里用以表示即使人們認為難辦到的事也決心盡力爭取。
〔13〕“十年來”三句:作者自責有負師友的恩情,十年來庸庸碌碌。死生師友,即生死與共的師友。
〔14〕“宿昔”句:意為過去你我齊名,并不是我竊名自譽,而是當初一樣有才華。 宿昔,從前。
〔15〕杜陵:杜甫。窮瘦:一本作消瘦。這里以杜甫的窮愁比自己的長期飄零。
〔16〕夜郎:指李白,李白曾被流放夜郎(今貴州遵義一帶),比遠戍的吳漢槎。 僝僽(chan zhou):煩惱苦悶。
〔17〕辛未:指明崇禎四年。 丁丑:指明崇禎十年。
〔18〕蒲柳:蒲和柳是兩種早凋植物,意為你我都遭受挫折而未老先衰。
〔19〕“詞賦”二句:吳漢槎在寧古塔依然作詩抒憤,與他人唱和,全不知清廷忌漢族知識分子結社成伙,漢槎流放后的次年,朝廷即下詔嚴禁結社。此處勸漢槎謹慎自保。
〔20〕河清人壽:古人傳說黃河一千年一清,這里用河清喻終有政治清明之時而沉冤得以昭雪;人壽,是勸友人多加保重,健康長壽。
〔21〕繙(fan):翻,整理。 行戍稿:流放戍地的作品。
〔22〕頓首:古代禮拜的方式之一,用于同輩或下對上的敬禮。常用于書信的起頭或結尾。
陳廷悼評論說:“兩詞純以性情結撰而成,悲之深、慰之至,無一不從肺腑流出。”又說:“只如口說家常話,而痛快淋漓,宛轉反覆,兩人心跡,一一如見。”(《白雨齋詞話》)二詞洋溢著拳拳之情。構思縝密而又揮灑自如。 兩闋同押一韻,增強了整體感,使情感抒發得更加淋漓,誠為“千秋絕調”(陳廷悼《白雨齋詞話》)
上一篇:《先秦文學·《左傳》·鄭伯克段于鄢》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清代文學·洪昇·長生殿》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