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明眸皓齒》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明眸皓齒:míng móu hào chǐ
詞源:唐·杜甫《哀江頭》詩:“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
詞由: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了。叛軍頭目安祿山率領十多萬大軍從范陽長驅南下,向唐王朝統治中心洛陽和長安進攻。昏庸的唐玄宗聽到消息,驚恐萬狀,慌忙召集人馬前去迎敵。結果由于聽信派去監軍的宦官和楊國忠的讒言,導致全軍覆沒,洛陽和潼關相繼失守。玄宗見形勢不妙,便帶著楊貴妃姊妹和楊國忠等少數親信,悄悄離開長安,向四川逃跑。當他們走到離長安約一百多里的興平縣馬嵬坡時,隨行將士逼迫玄宗賜死了楊貴妃。不久,長安便陷落了。這時候杜甫正在奉先探望妻兒,他得知長安陷落,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屬安置在鄜州,自己只身前往投奔。途中,杜甫被安祿山軍隊俘虜,帶到長安。他看到長安城里滿眼是國破家亡的凄涼景象,無限感傷,揮筆寫下了《哀江頭》這首詩。詩中有“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的詩句。大意是說,如今貴妃已經死去,她的明眸皓齒,早已變成一片污血,即使游魂也欲歸不得。
詞義:明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眸:眼珠;皓:潔白。常用來比喻女子的美貌。
書證: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小謝》:“一日晨興,有少女搴簾入,明眸皓齒,光艷照人。”
上一篇:成語《明珠暗投》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春露秋霜》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