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學·韓愈·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1]》原文、賞析、鑒賞
君諱適,姓王氏。好讀書,懷奇負氣[2],不肯隨人后舉選[3]。見功業有道路可指取有[4],名節可以戾契致[5],困于無資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諸公貴人[6],借其聲勢。諸公貴人既志得,皆樂熟軟媚耳目者[7],不喜聞生語。一見,輒戒門以絕。上初即位[8],以四科募天下士[9],君笑曰:“此非吾時邪?”即提所作書,緣道歌吟,趨直言試[10]。既至,對語驚人。不中第,益困。
久之,聞金吾李將軍年少喜士[11],可撼[12],乃踏門告曰:“天下奇男子王適,愿見將軍白事。”一見語合意,往來門下。盧從史既節度昭義軍[13],張甚[14],奴視法度士[15],欲聞無顧忌大語。有以君生平告者,即遣客鉤致[16]。君曰:“狂子不足以共事。”立謝客。李將軍由是待益厚,奏為其衛胄曹參軍[17],充引駕仗判官[18],盡用其言。將軍遷帥鳳翔[19],君隨往,改試大理評事[20],攝監察御史[21]、觀察判官[22]。櫛垢爬癢[23],民獲蘇醒[24]。
居歲余,如有所不樂,一旦載妻子入閿鄉南山不顧[25]。中書舍人王涯、獨孤郁,吏部郎中張惟素〔26〕,比部郎中韓愈,日發書問訊,顧不可強起〔27〕,不即薦。明年九月疾病,輿醫京師〔28〕,其月某日卒,年四十四。十一月某日,即葬京城西南長安縣界中〔29〕。曾祖爽,洪州武寧令〔30〕。祖微,右衛騎曹參軍〔31〕。父嵩,蘇州昆山丞〔32〕。妻上谷侯氏,處士高女〔33〕。
高固奇士,自方阿衡太師〔34〕,世莫能用吾言,再試吏〔35〕,再怒去,發狂投江水。初,處士將嫁其女,懲曰〔36〕:“吾以齟齬窮〔37〕,一女憐之,必嫁官人,不以與凡子。”君曰:“吾求婦氏久矣,唯此翁可人意〔38〕,且聞其女賢,不可以失。”即謾謂媒嫗〔39〕:“吾明經及第,且選〔40〕,即官人。侯翁女幸嫁,若能令翁許我,請進百金為嫗謝。”諾許,白翁,翁曰:“誠官人邪?取文書來!”君計窮吐實,嫗曰:“無苦,翁大人〔41〕,不疑人欺。我得一卷書,粗若告身者〔42〕,我袖以往,翁見未必取眎〔43〕,幸而聽我,行其謀。”翁望見文書銜袖〔44〕,果信不疑,曰:“足矣。”以女與王氏。
生三子,一男二女。男三歲夭死。長女嫁毫州永城尉姚侹〔45〕,其季始十歲。銘曰:
鼎也不可以柱車,馬也不可以守閭〔46〕。佩玉長裾〔47〕,不利走趨。只系其逢,不系巧愚〔48〕。不諧其須,有銜不祛〔49〕。鉆石埋辭〔50〕,以列幽墟〔51〕。
〔1〕本篇選自東雅堂本《昌黎先生集》卷二八。作于元和九年。墓志銘,文體的一種,刻于死者墓碑上的文字,一般分兩部分,前面記述死者生平事跡的部分稱志,后面一段悼頌性的文字,大多有韻,稱銘。
〔2〕懷奇負氣:懷有奇志,憑仗氣節。
〔3〕舉選:此謂唐代的科舉取士制度,常科有進士、明經等,非常科則有制科舉。
〔4〕指取:指而取之,極言其容易。
〔5〕戾契:頭不正之貌。喻奇詭不正當的行為。
〔6〕干:此處意同謁見。
[7]樂:喜歡。熟軟:熟悉而又討人喜歡。媚耳目:指好聽的、好看的。
[8]上:此指唐憲宗。
[9]四科:《冊府元龜》卷六四五貢舉部:“(元和)二年正月制:天下諸色人中,有賢良方正能言極諫、博通墳典達于教化、軍謀宏遠堪任將帥、詳明政術可以理人,委內外官各舉所知,當親自策試。”四科即謂此,皆是制科舉的名目。
[10]直言:即賢良方正能言極諫科。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二:“王適侍御,元和初舉賢良方正能言極諫科,太直見黜。故韓文公志適墓云……”
[11]金吾:《唐六典》卷二五:左右金吾衛將軍,各二人,從三品。掌宮中及京城晝夜巡警之法。李將軍為李惟簡,元和初為檢校戶部尚書、左金吾衛將軍,見《舊唐書·李寶臣傳》附李惟簡。
[12]可撼:可以感動。
[13]“盧從史”句:盧從史貞元二十年為潞州長史、昭義軍節度使,與王承宗相勾結對抗朝廷,元和五年為鎮州行營招討使吐突承璀所執,械送京師,貶其為驩州司馬。事載兩唐書《盧從史傳》。唐昭義軍節度使駐潞州,今山西長治。
[14]張甚:非常囂張。
[15]奴視:蔑視的意思。
[16]鉤致:召納、羅致之意。
[17]胄曹參軍:《唐六典》卷二五:左右金吾衛胄曹參軍事,正八品下,掌軍戎器械及其公廨興造決罰之事。為金吾衛將軍的屬官。
[18]引駕仗判官:《新唐書·百官志四上》:左右金吾衛、判官各二人,引駕仗三衛六十人。
[19]鳳翔:《舊唐書·憲宗紀上》:“(元和六年五月)庚子,以左金吾衛將軍李惟簡檢校戶部尚書、鳳翔尹、隴右節度使。”唐鳳翔府治,今陜西鳳翔。
[20]大理評事:《新唐書·百官志三》:“大理寺……評事八人,從八品下。掌出使推按。凡承制推訊長吏,當停務禁錮者,請魚書以往。”
[21]攝:代理。
[22]觀察判官:據《新唐書·百官志四下》,節度使僚屬有副使、行軍司馬、判官、支使、掌書記、推官、巡官、衙推各一人。若節度使兼觀察使,又有判官、支使、推官、巡官、衙推各一人。李惟簡為隴右節度兼觀察等使,王適即為其觀察判官。而大理評事、監察御史等,則是王適所帶之虛銜,以示品秩。
〔23〕櫛(zhi)垢:梳洗污垢。爬癢:搔癢。以喻革除弊端、去除百姓病痛。〔24〕蘇醒:意謂百姓康樂,生產得以恢復發展。
〔25〕閿(wen)鄉;今河南靈寶。
〔26〕王涯:元和九年八月為中書舍人,十年轉工部侍郎、知制誥,見《舊唐書·王涯傳》。獨孤郁:元和八年為駕部郎中、知制誥,九年病免,改秘書少監,見《舊唐書·獨孤郁傳》。未言其為中書舍人,因知制誥亦主舍人事,故亦稱舍人。張惟素:《唐尚書省郎官石柱題名》吏部郎中張惟素在崔芄后、皇甫镈前。
〔27〕顧:估計,預料。
〔28〕“輿醫”句:用車載來京城治病。
〔29〕長安縣:唐京兆府長安縣,今屬陜西。
〔30〕洪州武寧:今江西武寧。
〔31〕騎曹參軍:《唐六典》卷二四:左右衛騎曹參軍事,正八品下。
〔32〕蘇州昆山:今江蘇昆山。
〔33〕處士高:李翱《故處士侯君墓志》:“侯高字玄覽,上谷人。少為道士,學黃老煉氣保形之術,居廬山……達奚撫為楚州,起攝盱眙。祭酒李公遜刺衢州,請治信安。其觀察浙東,又宰于剡。三縣皆有政。不幸得心疾,留其子狗兒于翱家而歸廬山,不到,卒江西。其子婿王適,使傭吉勉求君所如,值君卒,吉勉以君喪殯于袁州之野,而復于適。適又死,適之妻使吉勉來告于翱。居二年,適妻又死。狗兒尚童。”見《李文公集》卷十四。
〔34〕阿衡太師:指伊尹、呂望。《詩經·商頌·長發》:“實維阿衡,實左右商王。”毛傳:“阿衡,伊尹也。”鄭玄箋:“阿,倚;衡,平也。伊尹,湯所依倚而取平,故以為官名。”《詩經·大雅·大明》:“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毛傳:“師,太師也。”鄭玄箋:“尚父,呂望也。”
〔35〕試吏:試用為吏。意思是說:試用他為吏,看他能不能把吏職做好。〔36〕懲:懲戒,引以為戒。
〔37〕齟齬(juyu):齒參差不齊,喻抵觸,不合。揚雄《太玄經》卷三:“親非其膚,其志齟齬。”晉范望解贊:“齟齬,相惡也。”
〔38〕可人意:使人滿意。
〔39〕謾:欺騙。媒嫗(yu):媒婆。
〔40〕且選:意謂即要參加吏部舉行的考試。唐代士子科舉及第后,必須再經過吏部的考試方可為官。但吏部試相對于科舉來說較容易,故王適說一通過就有官做,就是官人了。
[41]大人:即長者,誠實寬厚的人。
[42]告身:委任官職的文憑。
[43]眎:同“視”。
[44]銜袖:裝在袖里。朱熹《韓文考異》:“袖或作軸。”
[45]亳州永城:今河南永城。
[46]“鼎也”二句:柱車,當墊車的圓木。《墨子·備城門》:“藉車之柱,長丈七尺。”即此。守閭:看守家門。二句意謂:鼎不可當墊車的木頭,馬也不能讓它看守家門。《淮南子·齊俗訓》:“柱不可以摘齒,筐不可持屋,馬不可服重,牛不可以追速。”句式由此化出。
[47]佩玉:身上佩帶的玉飾。長裾(ju):長長的衣襟。
[48]“只系其逢”二句:只記載他的遭逢,不記載他是智巧還是愚蠢。
[49]“不諧其須”二句:不適合他的需求。心懷銜結而不開。銜,馬勒,銜在馬口中。祛(qu),分開。
[50]鉆石:刻石。
[51]幽墟:指墳墓。
韓愈替他人撰寫的墓志銘,雖曾為人詬病,稱為“諛墓”之文(劉叉語,見李商隱《齊魯二生·劉叉》),然此篇卻不同。此文記述王適生平事跡,頗能見出其個性特點:狂傲自負,屢遭權貴白眼,科試又不第。幸虧李惟簡賞識他,才使他有了一個借以糊口的官職。后來,還是辭職不干了,因病而卒。志文還穿插了他用計騙娶侯高之女為妻的事,更是離奇而又描寫生動,頗有傳奇意味。魏懷忠《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引劉(未知名)曰:“王荊公(安石)云:退之善為銘,如王適、張徹銘尤奇也。”何焯說:“王適之才必有過人者,如柏耆之屬,而以不拘小節大冠若箕者,遂失之于牝牡驪黃之外。故即瑣事摹畫,其生平大概如此。”(《義門讀書記》卷三三)林云銘亦評此文說:“篇中敘事,錯落可喜。而銘詞復峭拔古奧,誠昌黎得意妙文。”(《韓文起》評語卷十一)
上一篇:《元代文學·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宋代文學·司馬光·赤壁之戰》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