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到底是好是壞?
回首近幾年來中國的變化,中國式變成了網絡熱詞。中國式——一個帶有國家名稱的詞匯,本應充滿了自豪與榮耀,但是各式各樣的中國式,幾乎成了不文明現象的代名詞。一個社會,一個時代的流行語,可以折射出很多社會現象和問題。
“中國式過馬路”,如此地貼近我們的生活,也是如此地值得我們深思。一條斑馬線,卻充斥了數不清的是與非。不管有沒有紅綠燈,只要人數一多或者個別人先走,就會有一群人一起橫穿車來車往的馬路。這大概是中國所獨有的過馬路“潛規則”,在其他國家還真未有所聽聞。這樣一個群體性的違反交規事件的幽暗處,不能不說,有中國傳統的“法不責眾”的思想在作祟。法不責眾,于是,出現了一群人“正大光明”地違反交規的怪象,而其中的每個人又都抱著僥幸心理來推卸責任,以別人的行為來洗刷自己心中的罪惡。而這樣的一個又一個的不正之行,對于等候綠燈過馬路的人,則更是一番又一番的耳濡目染、言傳身教。
“中國式過馬路”,走的的確是一條歪路。但一經關注、討論,必將有所反思、改正。如今“中國速度”、“中國質量”等“最美中國式”正變成先進、正能量、國家魅力的代名詞,為世界所接受,成為各國的標桿。但這些努力仍不夠,人們并沒有完全轉變思想,“中國式”的悲哀還在繼續。
而眾多中國式的問題,恐怕還是要靠中國式的方法才能解決,因為在中國,最大的中國式就是中國的國情,忽略了國情而去羨慕甚至照搬國外的解決辦法,是不現實也不可能成功的。其實我們的改革開放也是一種中國式的發展模式,但恰恰是因為它,我們的國家才能在30多年的時間里發生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生活水平才能如此迅速的提高,我們也才有機會在這里討論和批評中國式。
在我們身邊,并不缺乏那些美麗的中國式,只是我們沒有認真去發現。在批判的同時,不斷地發現和弘揚那些美麗的中國式,有破有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實現我們的和諧社會。讓我們一起努力把“中國式”由不好的代名詞變成標志中國獨特文明的代名詞吧!
上一篇:孫佳楠《“中國式”值得反思,“中國”值得驕傲》議論高中作文
下一篇:史斌《“中國式”反思,為中國自豪》原創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