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的解釋|袖的意思|“袖”字的基本解釋
中國最早的專門解釋語源的著作《釋名》中有“袖”字的解釋:“袖,由也,手所由出入也。”意思是說手經由袖子出入,所以稱為袖。真正是不是這樣得名的,目前還沒有定論。
古人的衣袖又長又寬,古代書籍中常有“廣袖”、“褒袖”等說法,如《孔叢子·儒服》中說:“子高衣長裾,振褒袖。”意思是說子高穿著長長的衣服,甩動著寬大的衣袖。據古書記載,古人普通衣服的袖子直徑一般在二尺二寸以上。富貴人家的衣袖還有比這更寬大的,有的長達一百二十厘米左右。還有比這更寬大的袖子。東漢的時候西京長安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廣袖,四方用匹帛。”意思是說京城里時興什么,地方上就流行什么。“四方用匹帛”意思是說各地用一匹帛做袖子。一匹有多長呢?四丈為匹。用四丈長的布帛做袖子,這固然有些夸張,但說明追求袖子的寬大修長確實是當時的一種時尚。
袖子做得那么寬大主要是出于審美的需要。按照《周禮》的規定,大夫以上人士所穿的衣服,袖子要比士以下人士寬大,所以寬大的袖子象征著富有,象征著權力和地位。
當然,除了審美外,古人也給寬大的袖子派上了一些用場。中國古代的衣服上是沒有口袋的,隨身攜帶的東西無處存放,寬大的袖子正好起個口袋的作用。袖在古代有動詞的用法,表示將物品藏于袖中,這一意義就是來自袖中藏放東西的習俗。如《史記》中記載說:“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意思是說朱亥在袖子里藏了四十斤重的鐵錘打死了晉鄙。當時的四十斤約合今十公斤。十公斤重的鐵錘能藏在袖子里,袖子的寬大可想而知。當然,袖子畢竟不是口袋,不宜藏放重東西,一般為小巧之物,如手帕、扇子之類。東漢班婕妤的《怨歌行》詩中唱道:“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成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出入君懷袖”就是將團扇從袖子中拿出來的意思。我們從反映古人生活的影視作品中也常常看到人們將小件物品放入袖子的鏡頭。由于袖中所藏多為小巧之物,所以將小巧的物品稱為“袖珍”。直到清代末年,衣服上仍然沒有口袋。大家看《紅樓夢》就會注意到人們的小巧之物都是放在袖子里的。藏在袖內的東西容易失落,所以遺失扇墜、手帕是古代文學作品中常見的情節。
由于衣袖是藏物之處,所以暗中采取的玄妙計謀稱為“袖里玄機”,跟“錦囊妙計”有異曲同工之妙。《聊齋志異》中講了一個“袖里乾坤”的故事,說有位尚秀才與歌女惠歌情意纏綿,后來惠哥被魯王召入府中侍奉,二人無緣相會。尚秀才求鞏道士玉成其事,鞏道士便常讓二人在他的袖子里幽會,袖子里應有盡有。后來就用“袖里乾坤”比喻變化無窮的幻術。這種想像的情節正是來自袖里藏物的現實習俗。
長袖在古代舞蹈中還是不可缺少的道具,古代跳舞的女子幾乎沒有不穿長袖衣服的,所以有“長袖善舞”的說法。語言中甚至用“長袖”指代舞女。
跟袖子有關的詞語還有不少。如生氣時甩動衣袖謂之“拂袖”,常說“拂袖而去”;激動時揮動衣袖謂之“奮袖”或“振袖”;做事時袖子太長,需要“挽袖”;還有“袖手旁觀”等等。
上一篇:衣的解釋|衣的意思|“衣”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詞的解釋|詞的意思|“詞”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