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的解釋|傷的意思|“傷”字的基本解釋
“傷”,《說文解字》解釋為“創也”。這是一個形聲字,本義是創傷,左邊的人旁表示受傷的對象,右邊的符號表示讀音。傷本是名詞,如果用作動詞就是受傷的意思。
中國先秦時期的典籍《戰國策》中講了一個“傷弓之鳥”的故事。戰國時期,魏國有個射箭高手叫更羸(léi)。有一天,更羸和魏王在一起游玩,仰頭看見天上有一只飛鳥。更羸對魏王說:“我為大王拉一下空弓就可以把這只鳥射下來。”只見更羸張弓虛射了一下,鳥就栽落下來。魏王感到奇怪,更羸說:“這是一只受過箭傷的鳥。”魏王問道:“你怎么知道它受了傷?”更羸回答說:“我看它飛行緩慢,鳴叫悲哀。飛行緩慢,說明舊傷作痛。鳴叫悲哀,說明失群已久。舊傷沒好,心有余悸,一聽到弓弦聲就拼命往高飛,以致舊傷加重,栽落下來。”
后人就用“傷弓之鳥”比喻經受災難、心有余悸的人。“傷弓”就是被弓所傷的意思,正如被風所傷叫“傷風”一樣。例如趙本夫的小說《賣驢》中有這樣的話:“孫三老漢猶如傷弓之鳥,落于虛發,經不得一點風吹草動了。”“落于虛發”是說因空拉弓而栽落下來。也可以僅僅用“傷弓”比喻心有余悸的人。如清代梁章鉅的《歸田鎖記》中說:趙鶴這個人為官非常嚴厲,他在考核秀才的時候,不少秀才難以過關。后來趙鶴被調到了其他部門,由一個叫江潮的人來代替他。“生員之傷弓者猶畏之。”意思是說,那些領教過趙鶴嚴厲的秀才們對新上任的江潮也仍然感到畏懼。
由受傷的意思又引申為傷害。成語有“傷天害理”“傷風敗俗”“傷筋動骨”等,其中的“傷”就是傷害的意思。有一個詞叫“傷錦”,出自春秋時期的歷史著作《左傳》。鄭國大夫子皮想使他的小臣尹何去治理一個城鎮。另一大夫子產指出:“尹何太年輕,我不知道他是否能勝任。”子皮說:“這個小伙子很忠厚,他不會背叛我的。讓他到地方上學習鍛煉一下,就會知道怎樣治理城鎮了。”子產說:“你愛一個人,是希望對他有利。現在你因為喜愛而把一個地方交給他管理,這就好比讓一個不會拿刀的人去切割東西,他肯定會受到很多傷害。你有精美的錦繡綢緞,一定不會讓人拿去學裁衣服。”子皮聽取了子產的意見,沒有派尹何去管理城鎮。后來人們就用“傷錦”比喻不熟悉政事而出任官職必將損害公務。
費人心思叫“傷腦筋”,心中悲傷叫“傷心”。“傷心”這個詞在古代漢語中還可以作副詞,是“很、極其”的意思。如李白《菩薩蠻》詞:“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意思是說平原上的樹林在傍晚時分顯得昏暗,與煙霧交織在一起;秋天的山遠遠望去像一條帶子,非常碧綠。就人而言,傷的傷害義可以組合成許多詞,表示新的意義。例如令人看見后傷感叫“傷目”。南朝梁代王僧孺的《從子永寧令誄(lěi)》中有這樣的話:“痛心傷目,豈伊一事。”意思是說令人痛心悲傷的事哪里只是這一件。這里的“傷”就是極其的意思。
上一篇:儀的解釋|儀的意思|“儀”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俑的解釋|俑的意思|“俑”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