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漂母之惠》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漂母之惠:piào mǔ zhī huì
詞源: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于城下, 諸母漂, 有一母見信饑,飯信, 竟漂數十日。信喜, 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 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詞由: 漢初淮陰侯韓信年少時常常在淮陰 (今江蘇淮陰市東南)城北淮水邊釣魚。有一次, 岸邊有個清洗絲綿的老媽看到韓信饑餓著, 馬上給他送來了吃的。這位老媽漂洗數十天, 天天送飯給韓信吃。韓信非常高興和感激, 對老媽說:“我將來一定重重的報答您。”老媽聽了發怒道:“一個男子漢應該能自食其力, 可你還不行。我正是因為憐憫你們這班公子少爺, 才施舍給飯吃的, 難道是想你們來報答嗎?”
詞義: 洗衣老媽的恩惠。漂: 洗。后比喻貧窮時受人的恩遇。
書證: 晉·陶潛《乞食》詩:“感子漂母惠, 愧我非韓才。” 唐·李白《送薛九被讒去魯》詩: “沙丘無漂母,誰肯飯王孫?”
上一篇:成語《游必有方》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漏泄春光》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