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猶不及》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過猶不及的拼音:ɡuò yóu bù jí
解釋 猶:如同。指事情做得過分,就像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好的。
出處 《論語·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子貢,孔門七十二賢者之一,是孔子的得意門生,比孔子小三十一歲。春秋時期衛國人,姓端木名賜,子貢是他的字。子貢辦事通達,善于經商,在孔子周游列國時常救孔子于危難和困頓。師和商也都是孔子的學生。師即顓孫師,字子張,出身微賤,且犯過罪,后經孔子教育成為“顯士”,是孔門忠信的楷模。商即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才思敏捷,以文學著稱,是孔子后期學生中的佼佼者,被后人譽為“孔門十哲”之一。
子貢有一次問孔子:“子張和子夏相比較,哪一個賢能?”孔子說:“子張做事常常顯得過頭,子夏做事常常顯得不夠。”子貢說:“既然這樣,那么應當是子張略勝一籌了。”孔子搖搖頭,說:“事情做得過分,就像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好的。”
例句
面對犯罪分子的侵害,不加防衛固然不對,而防衛過當屬于過猶不及,也是不對的。
上一篇:《達人知命,君子固窮》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運籌帷幄》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