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秀外惠中》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秀外惠中:xiù wài huì zhōng
詞源: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曲眉豐頰, 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 飄輕裾, 翳長袖, 粉白黛綠者, 列屋而閑居, 妒寵而負恃, 爭妍而取憐。”
詞由: 韓愈有個朋友叫李愿, 隱居在太行山南面的盤谷這個地方。有一次韓愈去拜訪他, 問他為什么不愿出來做官, 他說: 實在看不慣權貴們那種腐化墮落的生活。為求歡樂, 養了很多姬妾。這些姬妾實在叫人看不慣。他對姬妾作了這樣的描述:“彎彎的眉毛, 豐滿的臉龐,清脆的聲音, 閑雅的體態, 外貌很秀氣, 秉性又聰慧, 跳舞時穿著輕盈的衣裳, 甩著長長的袖子、臉上還用胭脂花粉打扮起來。她們平時一個一個閑居在房里, 力爭得到寵愛, 把自己打扮得極其漂亮, 其實她們是很可憐的。”
詞義: 外貌秀麗, 秉性聰慧。秀:秀麗, 秀美; 外: 外貌, 外形;惠: 通“慧”, 聰明; 中: 內心, 秉性。形容人外表秀麗而天資又聰明。亦作“秀外慧中”。
書證: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香玉》: “生握腕曰:‘卿秀外慧中, 令人愛而忘死。顧一日之去, 如千里之別。卿乘間常來,勿待夜也。’”
上一篇:成語《離群索居》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秀色可餐》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