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臂當車是什么意思
【典源】 《莊子·人間世》:“蘧伯玉曰:‘汝不知夫螳螂乎? 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韓詩外傳》卷八:“齊莊公出獵,有螳螂舉足將搏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御曰:‘此是螳螂也。其為蟲,知進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輕就敵。’莊公曰:‘此為人必為天下勇士矣。’于是回車避之,而勇士歸之。”《淮南子·人間訓》亦載。
【今譯】 《莊子》 中講,蘧伯玉對顏闔說:“你不知道螳螂嗎?它奮力舉起雙臂想阻擋車輪前進,卻不知道自己力不勝任啊。”《韓詩外傳》中講,一次齊莊公外出打獵,看到一只螳螂正高舉前臂要與車輪搏斗,就問車夫:“這是什么蟲子?”車夫回答:“這是螳螂,它只知前進而不知后退,不管自己力量大小,都奮力與對方搏戰。”莊公說:“如果它是人,一定是天下的勇士了。”就讓車夫回轉車輪,避開了螳螂。各地勇士聽說此事,都來投奔莊王。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不自量力。
【典形】 當車有臂、當輪、當轍、拒輪、怒車螳臂、螳臂、螳臂當車、螳螂當轍、莊公之輪、思戟螳臂、螳螂見嘆。
【示例】
〔當車有臂〕 清·繆沅《袁術》:“符命之說誠荒唐,當車有臂疑螳螂。”
〔當輪〕 唐·駱賓王《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賊露布》:“振螳螂之力,拒轍當輪; 納蚊蚋之群,彌山滿谷。”
〔當轍〕 清·王圖炳《詠史》:“撼樹笑蚍蜉,當轍笑螳臂。”
〔拒輪〕 唐·元稹《賀裴相公破淮西啟》:“投石之卵雖危,拒輪之臂猶奮。”
〔怒車螳臂〕 清·秋瑾《日本服部夫人屬作》:“何物么麼不自思,怒車螳臂敢相持。”
〔螳臂〕 唐·杜光庭《虬髯客傳》:“人臣之謬思亂者,乃螳臂之拒走輪耳。”
〔螳臂當車〕 清·王夫之《仿李鄴侯天覆吾歌》:“蝸涎篆壁勿輕惹,螳臂當車莫浪嗔。”
〔螳螂當轍〕 宋·黃庭堅《演雅》:“螳螂當轍恃長臂,熠熠宵行矜照火。”
〔莊公之輪〕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青白其眼,瞢而前行,亦何異抗莊公之輪,怒螳螂之臂。”
上一篇:蠻觸相爭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裙帶留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