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的解釋|渠的意思|“渠”字的基本解釋
渠”是個形聲字,小篆左邊的符號表示水,右邊的符號表示讀音。清代的王筠在《說文解字句讀》中解釋說:“河者,天生之;渠者,人鑿之?!边@說明,“渠”的本義就是人工開鑿的水道?!妒酚洝せ袀鳌酚涊d“西門豹即發民鑿十二渠”,意思是西門豹于是征發百姓開鑿十二條水渠。今天這個“渠”字的結構和小篆的結構略有不同,由小篆的左右結構變成了上下結構。
中國古代有發達的農業,這與中國古代一直重視農田水利建設是分不開的。從夏禹治水算起,至今已有4000年的時間了。中國地域遼闊,各地的氣候和地形等自然條件有差異,需要解決的水利問題也不同。
春秋戰國時期,鐵制農具的運用和封建制度的形成,為中國水利建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條件,先后出現了一批大型的灌溉工程。秦漢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都在黃河流域,這一時期的水利建設,主要都偏重于黃河流域,特別是關中平原,如著名的鄭國渠。
鄭國渠興建于秦王政元年,即公元前246年。據《史記·河渠書》記載,韓國派當時一位名叫鄭國的人到秦國去幫助修渠,企圖以此消耗秦國的大量人力、物力,使秦國無力向東擴張。工程進行到一半時,這個計策被秦國發覺,于是秦國要殺掉鄭國。鄭國說,“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边@是說開始的時候我當間諜,但是渠修成以后對秦國很有利。秦國認為言之有理,命令他繼續施工,修成后,因鄭國主持施工,于是就叫鄭國渠。鄭國渠西引涇水,向東注入洛水,干渠全長約150公里,灌溉面積達4萬多頃。由于鄭國渠引用的涇水挾帶有大量淤泥,用它進行灌溉,使這一帶的鹽堿地得到了改良,關中因而成為沃野。鄭國渠的修建對秦國走向富強,最終統一六國起了重要作用。
中國的東南部降水豐富,那里河流的流量一般很大;而北方卻普遍缺水。所以無論是為了解決交通運輸還是解決不同流域之間的水調節問題,開挖大型渠道都是必要的。用于航運的渠道就是運河。
秦朝建立以后,秦始皇為了進一步統一嶺南地區,打穿了五嶺,建成了靈渠,又稱“湘桂運河”,它溝通了湘江和漓江,使珠江、長江兩大水系聯系了起來。
運河在唐代以前叫溝、渠、運渠、漕渠等等,宋代開始有“運河”之稱,元明以后才成為通稱。
“渠”還可以借用為代詞,相當于“它”。南宋的朱熹寫過兩首《觀書有感》的詩,其中的一首是這樣的:“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贝笠馐前氘€方塘像一面鏡子,倒映出天光云影。問它為什么會如此清澈,因為源頭有活水流來。這里的“問渠”就是“問它”。
“河渠”還可泛指水道?!扒馈庇挚梢隇椤巴緩健薄ⅰ伴T路”,如“商品銷售的渠道”。“水到渠成”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比喻條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上一篇:清的解釋|清的意思|“清”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煩的解釋|煩的意思|“煩”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