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孫宜君
抒情詩集。作者臧克家。作家出版社1954年1月初版。收《烙印》、《老馬》等詩作37首;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年11月初版,收《烙印》、《老馬》、《有的人》、《在毛主席那里作客》等詩作94首,為1933年至1956年間代表作品的選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11月再版,收《烙印》、《有的人》、《海濱雜詩》等詩作140余首。這是詩人四十多年優秀詩歌作品的結集。臧克家解放前的詩作,以表現人民特別是農民的疾苦和民族的憂患而著稱,在藝術上具有樸素清新的風格。解放后,面對社會主義的嶄新生活,詩人把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思想化為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情禮贊。他的詩“題材范圍大大擴展,感情的幅度遠比以前寬廣(徐遲:《三十年——藏克家的詩歌》)。”在《我們終于得到它》《“十一”抒情》、《望中原》等詩中,抒發了詩人對新的生活、新的江山、新的人物的由衷贊頌。《領袖和群眾心連心》和《毛主席畫像》等詩,以精練的筆墨勾勒了領袖的樸實平易,和群眾緊密相連的血肉關系。《我的再也不能平靜》、《照片上的嬰孩》等詩,表現了詩人對世界革命斗爭的密切關注。特別值得提到的是抒情短詩《有的人》和組詩《海濱雜詩》。前者以濃烈的抒情和深刻的哲理相融合的筆觸,揭示了“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跨,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這一真理;后者則以歡快明朗的詩句,表達了詩人某些清新真切的感受。藏克家解放后寫的許多詩作,除保持樸素、鏗鏘、精練的特點外,還有意地追求一種平易的明朗的風格,詩句力求口語話,許多短章做到明麗蘊藉。
上一篇:王曉文《臘月·正月》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孫宜君《致中南海》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