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蜀葵》詠蜀葵詩鑒賞
李東陽
羞學紅妝媚晚霞,只將忠誠報天家。
縱教雨黑天陰夜,不是南枝不放花。
這首歌詠蜀葵的詠花詩,贊美了蜀葵一心向陽的品格。
“羞學紅妝媚晚霞,只將忠誠報天家”說蜀葵不學那些尋常花草取媚于晚霞,而是忠心耿耿報答天家,天家在此指太陽,暗寓帝王。紅妝本指女子,這里是指蜀葵以外的眾花草。“縱教雨黑天陰夜,不是南枝不放花”是上一句詩語意的補充與強調。南枝,即向陽花枝。李東陽強調蜀葵花開特點是向太陽報天家,不管什么條件,是晚霞如錦令百花生羨爭相取媚也好,還是雨黑天陰氣候惡劣相逼也好,都不能改變蜀葵向陽的赤誠之心。這就是李東陽這首詩的主旨,寫蜀葵向日特點詩并不少。宋梅堯臣有詩寫道:“此花生不背朝日”(《葵花》)唐戴敘倫:“花開能向日,花落委蒼苔。”金姚孝錫《蜀葵》詩云:“傾心知向日,布葉解承蔭”但都是詩中語句點到,并非全篇著眼點。所以李東陽這點完全從蜀葵向日這點來立意吟詠,就彌足珍貴了。李詩在寫作過程中,先用比擬手法,將蜀葵比作不肯著紅妝取媚晚霞的少女,突出她不同流俗品格,贊美她忠貞于天家即太陽的節操。這實際是擬人手法的運用。接著又以環境渲染進一步突現蜀葵向日的特征。前者擬人手法系正面描繪,后面雨黑天陰是從反面襯托。一正一反,突出了蜀葵向日不變的貞操,給人留下鮮明可視形象。
與李東陽同屬明代的錢士升,他寫有《秋葵》一詩,立意與李詩同。全詩是:“太陽豈是曾私照,何獨此花感舊恩。日暮西風慘淡里,依依猶欲送黃昏。”其情趣不在李詩之下,意謂太陽普照大地萬物,百花千草均得其暉,從太陽角度說絕無偏私之意,那么為什么獨獨秋葵如此感恩戴德呢?甚至到日落西山,秋風慘淡,光線灰暗之時,這秋葵還是那樣戀戀不舍好似在為太陽送別一樣呢?錢詩描寫角度不同于李詩,李詩是從蜀葵的忠貞,以在下的卑微對上天的忠貞來寫蜀葵,幾乎是詩人人格化身,錢詩則是從旁觀角度,而不是象李詩那樣幾乎從物我混一角度來寫秋葵向日特征。李詩熱烈而執著,錢詩冷靜而堅定,在表現蜀葵向日這一特征上可謂是異曲同工,在給人審美享受這點看,李、錢之作給人美感則有差異,李詩多是富貴臺閣氣,紅妝、晚霞、忠誠、放花等詞語給人印象要比日暮、西風、慘淡等詩語給人造成的印象不同。前者堂而皇之,熱烈,后者清淡幽雅,冷靜。李詩斬截明快,昂揚,錢詩柔婉、深沉、雋永,細細品味,風格迥異。
上一篇:姚孝錫《蜀葵》詠蜀葵詩賞析
下一篇:文征明《庭前蜀葵》詠蜀葵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