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東風第一枝三松軒賦盆梅》詠梅花詩鑒賞
陶樑
粉蕊團香,苔根借暖,枝枝催送春意。渾疑晴雪猶留,恰借片云孤倚。幽芳自許,肯占了、人間閑地? 任安排、金屋藏伊,不減舊山風味。時索笑、玲瓏簾底,頻入夢、橫斜帳里。溪橋約緩重尋,斗室情應牢系。淡妝半面,判鎮日、冷吟閑醉。過燈期定占春長,未怕角聲飛起。
人們愛花,也喜歡養花,小小盆花置于斗室之中,可以給人們的生活增添無限的情趣。陶梁的這首詞賦三松軒中的盆梅,表達了梅花給主人帶來的快樂與欣慰,也表達了主人對梅花的深厚情意以及對生活的無比熱愛。
“粉蕊團香,苔根借暖,枝枝催送春意。”詞人開門見山,直接表達了對盆梅的愛賞之情。一盆早梅置于窗前幾上,那綴滿蒼苔的老干,飄散著幽香的嫩蕊,給小屋帶來了盎然的春意。接下來兩句運用比喻手法,再對盆梅進行描寫:“渾疑晴雪猶留,恰借片云孤倚。”那嬌艷的鮮花,似未消的香雪堆滿枝丫,如孤飛的白云綴滿梢頭。詞的前六句賦形繪色,語意明快。上片的后四句又從品格上贊美盆梅。植于盆中的梅花,既不肯占取人間閑地,又不減山野風味,真是難能可貴。“肯占了、人間閑地”一句,以疑問語氣表達肯定意思,是全詞的關鍵,它把盆梅的非凡之處寫了出來。
過片兩句寫盆梅給主人帶來的莫大樂趣。面對窗前玲瓏的小花,詞人不時發出愜意的微笑,那橫斜的姿影,即使在夢中也無法忘懷,愛花的詞人和可愛的梅花,幾乎成了形影不離、心會神交的摯友。“時索笑”、“頻入夢”兩詞,將詞人與盆梅難舍難分的美好情意表達得真切動人,這種感情,真可以說不亞于以梅為妻的北宋大詩人林逋。“溪橋約緩重尋”以下四句,繼續抒發主人對盆梅的深厚感情。溪畔橋頭,詞人與梅花早曾訂下前約,今日得在斗室相逢,這分情緣怎能不令人萬分珍重? 在梅花的陪伴下,詞人甘愿終日賦詩飲酒,歡度美好的時光。“判”即甘愿之意。詞的結尾兩句,是對盆梅花期持久、不易凋謝的夸贊。“燈期”指上元前后夜間張燈的時期。燈期已過,大地復蘇,盆梅以其嫣然的笑靨迎接著姹紫嫣紅的新春的到來。一個“定”字語義肯定,充滿了自信和自豪。
自古以來,詠梅之作數不勝數,但大都是贊美梅花凌霜傲雪的崇高品質的。陶氏的這首詠梅詞卻另辟蹊徑,不寫梅花抗嚴寒、斗霜雪的精神,也不寫梅花慘遭風雨襲擊、零落成泥的不幸,而是從盆梅的特點出發,贊美它不占閑地、只占春長,這無疑豐富了詠梅詞的表現內容。文學創作貴在創新,不能因襲前人、落入俗套,這大概是陶氏此詞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吧。
上一篇:蔡鴻燮《一萼紅探梅》詠梅花詩賞析
下一篇:吳震《甘州落梅》詠梅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