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臨江仙芙蓉》詠荷花詩鑒賞
劉敏中
見說瑤池池上路,雪香花氣蔥蘢。一雙依約玉芙蓉。煙波孤夢斷,風月兩心同。千古情緣何日了,此生何處相逢。不堪回首怨西風。殘芳秋淡淡,落日水溶溶。
唐宋以來,詠荷詩詞多矣。由于詩人們的出發點不同,每個人的詠荷詩詞,在意境上亦各有特色。有的盛贊荷花之美,有的欣賞荷花之潔。有的把荷花比作君子,有的將荷花當作賢人?;蚣耐凶约旱某瑝m脫俗思想,或反映自己高潔自守的情懷,總之把荷花看成了有靈性的花。劉敏中的這首詠芙蓉詞,屬于寄托自己超塵脫俗思想之作。
“且說瑤池池上路,雪花香氣蔥蘢。一雙依約玉芙蓉?!爆幊?,神話中神仙所居之地,這里指荷花所處的環境。依約是隱隱約約的意思,用以形容荷花的形象。三句話的意思是,聽說瑤池的池上有路,那里的荷花美極了,白花似雪,香氣撲鼻,在蔥蘢的綠葉襯托下,隱隱約約,象瑤池的仙子一樣,凌波而立。后兩句,著墨不多,卻勾畫出了完整的荷花形象。花色如雪,氣味清香,荷葉蔥蘢,神態動人,時隱時現,把荷花寫得栩栩如生,本質特征也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然而作者沒有把筆墨單純地停留在對荷花的形神描寫方面。作者接下去寫到:“煙波孤夢斷,風月兩心同?!睆倪@兩句話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寫本詞的用意,原來對荷花的描寫旨在給我們渲染一個如瑤池般幽靜的境界。這個境界是遠離塵世的境界,會使人聯想到歸隱的境界。這里的煙波,是指水上煙波,古代詩人常用以指代歸隱之處?!盁煵ü聣魯?,風月兩心同”,是說詩人歸隱之志不能實現,只好寄托于清風明月,因為這兩種美好景色,用之不盡,取之不竭,人們是能夠得到的。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歸隱無路的苦悶心情。
詞的上片,作者通過對池上白蓮的描寫,表達作者渴望歸隱的心志。下片寫蓮謝之后的景況,進一步抒發歸隱之情。“千古情緣何日了,此生何處相逢。”情緣,明寫與白蓮之情緣,暗指歸隱之心志。秋風起,荷花謝,和荷花的緣分何時完結?此生此世,還能在何處相逢?往事如煙,繁華已去,只好埋怨西風了。三句話,寫出了作者的惜花心情,曲折地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然而這種追求又無法實現。再看現實,“殘芳秋淡淡,落日水溶溶?!鼻锾旖蹬R,萬物蕭疏,夕陽下,池水照樣流淌。結句極力描繪了荷花謝后的景象,進一步渲染了環境,突出了主題。殘芳,落花。淡淡,顏色淺淡,指秋后荷塘景色蕭條。唐·杜甫有“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的詩句。溶溶,水流貌。下片作者曲折地反映了元代的社會現實。這個現實主要是政治腐敗,官場黑暗,有如肅殺之秋。
這首詞,通過對荷花的描寫,反映了作者向往歸隱而又無法實現的矛盾心情,抒發了作者無法擺脫現實的苦悶心情。上片寫景,下片寫情,情景交融,意境幽雅,格調沉郁。詩人用比興手法托物言志,是一首較好的詠荷之詞。
上一篇:劉因《秋蓮》詠荷花詩賞析
下一篇:趙孟頫《水龍吟次韻程儀父荷花》詠荷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