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爭才能放下
不爭才能放下
快樂來自簡單的生活
追求幸福美滿的生活、和諧快樂的人生,是每一個人心中共同的愿望,但是能夠心想事成、順心如意的人并不是很多,多半的人仍然生活在煩惱痛苦之中。論其原因,主要是私心太重、欲望太多。因為私心太重,凡事都只想到自己,或是先想到自己,患得患失心理的作祟,雖然是要趨榮避辱,求福辭禍,結果卻背道而馳,求禍而辭福,趨辱而避榮。唯有泯滅自我、小我的執著與貪念,把私心掃除干凈,才能解除人生的痛苦。
另外,人對欲望太多的貪求,也是造成煩惱的主因之一。人的欲望無窮,而人能滿足欲望的能力是有限的,當人的能力不能滿足無窮的欲望時,就會很痛苦、很不安,解決之道,當然是要懂得節制,要知止、知足。
快樂來自簡單的生活,因為生活簡單,要求不多,就能很容易滿足。知足的人心存感恩、感激、感謝,內心永遠充滿喜樂;由于力求生活簡單,對于財富、地位的追逐,就會看輕、看淡、看破、看透,就不會有爭強好勝的心、爭名奪利的心、逞強斗狠的心,也不會爾虞我詐、鉤心斗角,拼個你死我活。心境平和,坦然自處,就沒有是非的糾葛,人事的紛爭。
人生有什么好爭
人生如夢,人生不過數十寒暑,過一天就少一天,人生就像一盒面紙,每天抽取,總有一天會抽完。人生沒有什么好計較,人生是計較不完。得又如何?失又如何?得與失,就像潮來潮往,都會過去;快樂也罷,痛苦也罷,人的一生,一回哭、一回笑、一回又哭又笑,一回哭笑不得。每一個人在這個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人生最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活得健康、活得快樂,在有生之年,好好享受人生,不要有缺憾。人生是比較不完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財富、比地位、比聰明、比美貌、比事業、比家庭,怎么比都比不完,比來比去,不會得到快樂,反而是煩惱與痛苦。喜歡比較的人,一定是不滿足、不知足的人,不滿足是痛苦的根源。
不是有錢就好,平安最好;不是豪宅就好,能睡著最好;不是佳肴就好,吃得下最好;不是名車就好,安全最好;不是奢華就好,自然最好;不是官大就好,自在最好;不是名氣大就好,隨緣最好;不是長壽就好,健康最好;不是美貌就好,心善最好;不是情多就好,有愛最好;不是爭強就好,和諧最好;不是斗勝就好,快樂最好。
屋寬不如心寬,心寬了,世界就寬了。不爭才能贏得真誠、贏得善良、贏得友誼、贏得親情、贏得愛情,贏得金錢買不到的幸福與快樂。
不與天爭
俗話說“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天道像一張網,這張天網所籠罩的范圍很廣大,無所不包,它雖然十分稀疏,卻不會有一點的漏失。天在中國,有時是指無意志的天,有時是指有意志的天,前者為自然天道,后者為鬼神蒼天。古代的中國人,不管是對有意志的天,或是無意志的天,都是心存敬畏,任何的天災地變,都被視為是上天對人類的警惕或懲戒,而鬼神對人類心靈及行為的影響,也是十分深遠。
儒家的天道觀,有時是指無意志的天,有時是指有意志的天。《詩經·豳風鴟鸮》:“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此下民,或敢侮予。”指的是自然的天道、無意志的天?!渡袝ぬ┦摹罚骸疤旖迪旅瘢髦?,作之師?!币约啊吨杏埂罚骸疤熘?,必因其材而篤焉。”則是指有意志的天。
人雖然在天地間是最為靈貴的動物,但是人也只是萬物之一,人不能與天爭遼闊,人不能與地爭廣博,人不能與山爭高峻,人不能與海爭深遠。中國古代夸父逐日的神話故事,只是表現人類不自量力、自討苦吃而已。天命有常,順天則存,逆天則亡,我們只能順應天命,法天而行,配天之極。
《老子》第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比艘宰匀粸閹煟ト梭w道,功成不居。天地對于萬物,“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碧斓貏撋f物,無為而無不為,無心自為,純任自然。生長萬物而不據為己有,作育萬物而不自恃其能,成長萬物而不為萬物的主宰,道的作用微妙深遠而不自居功勞。“功成身退,天之道?!钡缹撋f物的功勞,亙古長存。
天命難違。《大學》引《詩經·大雅文王》:“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于殷,峻命不易?!薄睹献印す珜O丑》:“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老子》第79章:“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碧斓离m然毫不偏私,但是永遠降福有德的人,我們應該自求多福,不要自己作孽。
不與人爭
人生的種種災禍,往往是因為一個爭字,爭是非、爭得失、爭快慢、爭大小。許許多多的人事糾紛和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大多因為不能謙下退讓。在現在這個緊張忙碌的社會里,人際關系非常復雜,難免會有利害沖突的時候,于是爭名奪利、爭寵恃驕、爭風吃醋,各種為了一己之私,不惜損人害人的行徑,就會層出不窮。占了別人便宜,別人就吃虧,而沒有人是愿意吃虧的,爭奪不已的結果,勝者雖然欣喜,敗者必然心懷怨恨,不管是自己吃虧,或是別人受了委屈,總是不免會有怨尤,傷了和氣。
不爭才不會有怨尤?!盃帯弊?,甲骨文像兩人各持物之一端相爭之形。兩人持物各不相讓是爭,一人持物被另一人所奪是奪,不管是爭或是奪,一定有是非、有得失、有輸贏。名利是天下的公器,人見人愛,很多人為了求取名利,父子反目、兄弟絕情,甚至天下紛擾不斷,戰爭迭起。人生是爭不完的,得逞于一時,未必得逞于一世,一次爭贏了,未必每次都能爭贏。贏了開心,輸就會不開心,人何必做讓自己不開心的事呢?和氣生財,人和為貴。俗話說:“財散則人聚,財聚則人散?!笔郎嫌斜冉疱X更重要的東西,就是人情和內心的安定。明朝呂坤《呻吟集》:“不與居積人爭富,不與進取人爭貴,不與矜飾人爭名,不與簡傲人爭禮,不與盛氣人爭是非?!边@“五不爭”,真是深得不與人爭的三昧。
有些人表面上雖然不與人爭,但是內心仍然存著不平、不滿,因為他們不是真的能放下,能平和地與別人相處,而是力有不逮,形勢比人弱,不得不低身下氣,委曲求全,這樣的人雖然不與人爭,可是內心依然不是很樂意、很歡喜。要能真正做到不與人爭,必須從心理建設做起,了解爭是沒有意義,爭是得不償失,爭是自討沒趣,爭是損人未必利己,爭是成敗難料。從大處、遠處、高處來看,很多爭得面紅耳赤、爭得大打出手、爭得你死我活的事,實在都是微不足道的蠅頭小利、雞毛蒜皮的細微瑣事。
不與人爭并不是沒有能力與人爭,也不是不屑與人爭,而是不必與人爭。因為爭到了未必有好處,爭不到一定有壞處。不管名或利,擁有太多未必是福氣,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因為享有盛名、多金而惹爭端禍害的,古今中外不勝枚舉。平安是福,清靜是福,沒有爭議、爭論、爭執是福。
不與己爭
每個人走向天堂的路,不會都是筆直的,不管是學業的路、事業的路,或是感情的路,一定是有時平坦,有時崎嶇,有時寬闊,有時狹窄。一個愈能要求自己的人,才會是愈能成功的人,但是要要求而不要苛求,要勉強而不要逞強。人生苦短,人生不會重來,不要為難自己,不要指望人生十全十美。
香港歌手葉倩文唱紅《瀟灑走一回》,幾乎每個人到KTV唱歌,都要點唱這首歌,歌詞是:“天地悠悠,過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白頭,幾人能看透?紅塵呀滾滾,癡癡呀情深,聚散終有時,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夢里有你追隨。我拿青春賭明天,你用真情換此生。歲月不知人間,多少的憂傷,何不瀟灑走一回。”是呀!我們只是過客,不是歸人,在漫漫人生當中,恩恩怨怨,生死白頭,幾人能看透?真應該在半醉半醒的滾滾紅塵當中,瀟灑走一回。
生病是老天給我們的警訊,告訴我們生活必須要改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大律師,曾經是臺灣很多家大型企業、公司的法律顧問,生意很忙,生活很累,太太和小孩住在加拿大,他自己一個人在臺灣打拼。突然有一天身體不適,醫生檢查是大家聞之變色的癌癥,還好發現的早,已經過了五六年,身體仍然很康健。不過,在檢查罹患絕癥的隔天,他就放下令人羨慕的事業,開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該過的生活。人的一生,勞勞碌碌,汲汲營營,到底所求何事?死過才知道怎樣活,沒有從死亡邊緣擦身而過的人,不會真正體會生命的可貴。人生應該好好享受,在每天辛苦工作之余,有時也要犒賞自己。人生不應該只是像螞蟻或是蜜蜂一樣,整天工作,忙著養活自己而已,不要虧待自己,不必要求自己一定要出人頭地,爭出一片天空。每個人的資質不同、條件不同、能力不同,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郭臺銘、成為林志玲,人生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從了解自己開始,看重自己、喜歡自己、成就自己、享受自己。每天再忙,留一點時間給自己,留一點空間給自己,留一點生命給自己。一個能善待自己的人,才能寬待別人,沒有一個不愛自己的人而有能力去愛別人;每個人都能愛自己、看重自己,這個世界就不會再有紛爭。我所謂的愛自己,并不是自私自利,而是擴大心胸,學習天地一樣的寬廣,日月一樣的光明。
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個星期,我們會想要怎么過?把每天都當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我們就會非常珍惜,而不會再計較、不會再奢求、不會再執著。生命是非常脆弱的,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強迫自己追求自己做不到的事,或是勉強去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總有一天會把自己逼瘋、逼死。
不爭才能放下
時代在變,社會在變,人心也在變。生活在這個變動的社會里,我們要如何才能穩住腳步而不迷失、接受挑戰而迎向成功?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老子告誡世人不要過分爭求,好爭的人,結果什么都爭不到,即使爭到了,也會給自己帶來痛苦與不安,而不爭的人則能得到內心的平安和喜樂。
人是萬物之一,我們只能順應天命,不與天爭。不與天爭才能放下人類貪心與癡迷,放下人類的愚昧與猖狂。
人與人之間相處,要能和諧相愛。天地無情,人間有愛,不與人爭,就不會發生欺騙、傷害、暴力、狂亂的行為,就能放下仇恨、放下怨怒、放下懷疑、放下恐懼。
珍愛自己,要從今天開始。人生苦短要珍惜,人生無常要把握,人生多難要小心。人不要為難自己,不要以為要頂天立地,出類拔萃,才算有出息。不與己爭,就是不要逼迫自己、苛求自己,以為只有干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光宗耀祖,才算有成就。
人間已經有太多憂傷的事情,令我們煩惱不已,不要再跟自己過不去,好好享受寶貴的生命。
上一篇:風雨過后,彩虹更美麗
下一篇:不貪才能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