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礪心性,保持沉靜平和
有些人會因為突如其來的突發(fā)事件,或者是某些超出自己預(yù)期和想象的事情,而情緒激動,陷入沖動之中,最終做出讓自己追悔莫及的事情。有些人卻能忍受退讓,讓事情不至更糟糕。不得不說,短暫的退讓或者是失敗,對于人漫長的一生而言,并非壞事。相反,恰恰是這樣的人生波折,才能幫助我們認清生活的本質(zhì),也磨礪心性,從而讓我們變得更加沉靜平和。
為人處世,很多事情并非我們想象中的那樣非黑即白,非對即錯。更多的時候,我們必須學(xué)會忍住一時之氣,控制自己的怒氣與沖動,把一時的忍辱負重變成人生中的浴火重生。
時間能夠撫平一切創(chuàng)傷,也能夠解決一切問題。委曲求全這個詞語來自古代,蘊含著古人的智慧。僅從字面意思理解,我們就能夠分辨出這個詞語的意思,即只有忍受一時的憤怒,讓自己保持平靜和理智,進行理性思考,才能避免沖動,避免感情用事,也才能做出明智的決斷。這樣一來,我們做錯事情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我們的人生自然也更容易獲得成功,收獲圓滿。
《三國演義》中,眾所周知,張飛是個火暴脾氣,經(jīng)常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就火冒三丈,怒火中燒。當(dāng)?shù)弥眯值荜P(guān)羽敗走麥城的事情后,他不由得眼冒血淚,發(fā)誓一定要親自殺死仇人,為兄弟報仇雪恨。
張飛當(dāng)即下令軍中,用三天時間掛孝,討伐吳地。第二天,他的兩名下屬向他匯報,無法在短時間內(nèi)準(zhǔn)備好白旗白甲,希望張飛能夠給予更多的時間。為此,張飛怒不可遏,甚至下令鞭打這兩位下屬。后來,他更是下了死命令,要求他們二人必須在次日置辦好白旗白甲。受到鞭打的兩位下屬不由得魂飛魄散,他們經(jīng)過商議之后,決定趁著張飛當(dāng)天晚上爛醉如泥的機會,砍掉張飛的腦袋,作為禮物,投奔東吳。
在這個歷史典故中,這兩個下屬原本對張飛是忠心耿耿的,如果張飛能夠按捺住自己的火暴脾氣,沒有嚴(yán)令下屬必須完成難以完成的任務(wù),那么他們根本不會生出反叛之心。然而,每個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都不愿意毫無價值地死去。為此,被逼無奈的下屬只好割掉張飛的首級,投奔東吳,為自己尋找一條活路。
在西方國家,有句諺語人盡皆知,即“上帝要想讓一個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毋庸置疑,憤怒和沖動,就是使人瘋狂的罪魁禍?zhǔn)住:芏鄷r候憤怒一旦決堤,便如同洪水一樣肆無忌憚,使人完全喪失理智,做出讓自己追悔莫及的愚蠢之事。所謂忍字頭上一把刀,我們應(yīng)該把憤怒交給時間去平息,把沖動也留在光陰里化解。唯有撥開忍字頭上的烏云,才能看到天空中明媚的陽光。
在憤怒的狀態(tài)下,人們不但身體上會發(fā)生很多難以預(yù)測的反應(yīng),而且也會喪失理智,不分青紅皂白就做出讓自己后悔的事情。當(dāng)怒氣平息后,輕則感到懊悔,重則影響自己的大好前程,甚至造成非常嚴(yán)重且無法挽回的后果。正如大名鼎鼎的哲學(xué)家康德所說的,生氣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而當(dāng)我們陷入憤怒之中時,非但會繼續(xù)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而且還會身不由己,做出讓自己追悔莫及的事情,甚至親手毀掉自己辛苦經(jīng)營得到的幸福和完滿的人生。所以朋友們,我們每個人都不要隨隨便便就陷入憤怒之中,更不要沖動行事,而要學(xué)會忍耐,驅(qū)除自己的心魔,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平靜理智。
上一篇:確立目標(biāo),為人生指引方向
下一篇:積極主動,成就人生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