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飛得更高
噴泉的高度不會超過它的源頭;一個人的成就不會超過他的信念。
——佚名
有必勝信念的人才能成為戰場上的勝利者。
——希金森
每當聽到人們贊美信念的偉大,就有人站出來反對,他會說:“難道一只豬相信自己能飛,堅持這個信念,它就真的能飛嗎?”是的,信念并不代表成功,相信自己也只是一種精神,沒有具體效用。可是你也要知道另一個事實,那就是:相信自己能飛的豬不一定會飛,可是不相信自己會飛的鳥,永遠也不會飛。
有一個獵人,有一天在山巔上的鷹巢里抓到了一只小鷹,他把小鷹帶回了家,想以后把它訓練成一只獵鷹,可是家里沒地方養鷹,獵人只好把小鷹放進了雞窩。
從此以后,這只小鷹整天在雞窩里和雞群一起吃飯和休息,它把自己也當做了一只雞。日子一天天過去,小鷹的羽毛豐滿了,翅膀堅硬了,獵人想,它應該已經可以飛了,于是就把鷹帶了出來,想讓它飛起來試試。
沒想到小鷹從小和雞在一起生活,它的思維和雞完全一樣,從來沒想過自己是不是能飛的事情,也根本不認為自己可以飛,不論獵人怎么誘導它,它都不會飛,各種訓練都以失敗告終。
最后獵人實在沒辦法了,只好使出了最后一招:他帶著鷹到了山頂上,然后用力把它扔了出去,鷹開始直直地向下墜落,它非常害怕,慌亂之中拼命地拍打著翅膀,慢慢地,它不再向下墜落了!它漸漸地飛了起來,越飛越高,越飛越自如,在藍天上自由地翱翔,終于變成了一只真正的鷹。
就像這只鷹一樣,它以為自己只是一只雞,所以飛不起來,盡管的的確確具有飛的能力,如果不是獵人把它扔了下去,也許終其一生也不會知道自己其實不僅會飛,而且是動物界中的飛行能手!我們也是這樣,不要事先給自己劃下太小的界限,那樣,你就會永遠被局限在線內。
春秋戰國時,有一對父子出征打仗。父親是軍中的大將,而兒子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卒,總是非常膽怯,從來不敢沖到前面打仗。
在一次戰役中,父親嚴肅而鄭重地交給兒子一個箭囊,里面只插著一支箭。這個箭囊非常的精美,厚厚的牛皮邊上鑲著金色的銅邊,露出的箭尾是用上好的孔雀毛所制,雖然看不見箭身,也一眼便能看出,這是一支不同尋常的箭。父親莊嚴地說:“孩子,這是我們家傳的寶箭,只要帶在身邊,就能所向披靡,天下無敵!但是切記,你不可以把箭抽出來看,那樣就不靈了。”
兒子非常高興,帶著這支箭勇敢地沖到了最前面,仿佛真的有神在保佑一樣,他所到之處敵軍都倒下了,他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氣一樣總是在最前面沖鋒陷陣。當收兵的號角響起時,他再也忍耐不住勝利的喜悅,抽出了囊中那支家傳的寶箭,不料一看之下,他驚呆了,那根本不是什么寶箭,而是一支斷了的殘箭!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我竟然帶著一支斷了的箭在打仗!他頓時失去了信心,意志瞬間坍塌了,被敵軍射死在亂軍之中。
當他的尸體被運回軍中,他的父親拿起他手中那支斷箭,嘆了口氣說:“不相信自己意志的人,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是啊,把勝利的希望寄托在一支箭上面,是多么的愚蠢,我們不能把自己生活的希望寄托在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事物上。要記住,我們才是一支寶箭,想要百戰百勝,就只能不停磨礪自己,鍛煉自己。
有一個生活在約翰內斯堡的黑人小姑娘,有一天她的老師帶著她和其他一群小朋友到野外去放氣球。那些氣球五彩繽紛的,紅色的、橘黃色的、潔白的、天藍色的、淺綠色的,什么顏色都有,美麗極了。
老師給每個人發了一個氣球,可是她把那些彩色的氣球都發給了白人的孩子,給這個黑人小姑娘和班里的其他幾個黑人孩子發了剩下的幾個黑色的氣球。老師帶著一種歧視的口氣對這幾個很傷心的黑皮膚孩子說:“你們皮膚黑,就玩這幾個黑氣球好了。”
那一天,所有的黑皮膚孩子們的黑色氣球都飛得很低,就像陰云一樣低低地壓在孩子們的心里。
回到家里,黑人小姑娘傷心地哭起來,她的父親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后,對小女孩說:“孩子,黑氣球之所以沒有飛高,并不是因為它是黑色的,而是因為你沒有把它吹得足夠大。決定氣球能飛多高的并不是顏色,而是你吹了多少氣進去。你能把你的黑氣球吹得比其他氣球都大嗎?”女孩說:“能,爸爸,我能。”
于是,當又一次被老師帶到野外去放氣球時,黑人小女孩憋足了勁用力吹自己的黑氣球,她的氣球雖然仍舊不如別的氣球那樣鮮艷,卻是最大的。當她放開手時,只見她的黑氣球輕輕地飛了起來,馬上就成了飛得最高的氣球,越飛越遠,變成了太陽下最驕傲的一個氣球。
這個小女孩的父親就是著名的黑人領袖曼德拉。
不論氣球是紅色的還是黑色的,也不論你有著高貴還是卑微的出身,只要你有足夠的勇氣,相信自己的力量并付出努力,那么你遲早能比別人飛得更高、更遠。
心靈感悟
你是否把理想和希望寄托在兒女的身上?是否把生活幸福的希望寄托在丈夫的身上?是否把生活保障寄托在保險或者單位身上?這是危險的選擇。請張開你自己的翅膀,用它去飛吧,只有相信自己是雄鷹,才能在天際翱翔。在失落時請相信,并非你的氣球顏色不好才不能飛得高,而是因為你沒有努力去吹氣。
上一篇:我到底是誰
下一篇:打破規矩的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