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前我得了病毒性感冒,發燒至攝氏39.2度,今天早晨體溫降至38.1度,便坐到案前寫這篇短文——并不是說這篇短文有什么了不得的價值,只是以前答應了編輯,但一拖再拖,如今發稿在即,不能食言。其實這也不是我帶病伏案的理由。任何一個編輯部都有存稿,決不會對一個高燒病人窮追不舍。發高燒就是拒絕一切工作的最好理由。
但我被自己雇傭了,這就毫無辦法。被別人雇傭可以偷懶耍滑,可以請病假,被自己雇傭就只有拼命干了。
什么叫轉換機制?什么叫轉換觀念?中國人很容易把一句嚴肅的口號變成一種人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套話,忽略了這兩個轉換所包含的利害。以前,每個中國人的后面是國家,現在許多人的后面不再是國家,而是老板,還有一部分人的后面只有自己。即使后面有老板,也不可能像以前依靠國家那樣。可見不只是作家,中國有更多的人被自己雇傭了。
被自己雇傭,動力不一樣,積極性大不同,許多科學家、發明家、企業家、富豪、大亨,就是善于雇傭自己取得成功的——發明這句話的丘吉爾就是雇傭自己非常成功的典型。
上個星期,一位外地編輯在晚上8點鐘風塵仆仆闖到我家,懇求我放棄晚上看電視的時間為他寫一篇散文。我問他吃過飯沒有,住在哪里,要幫忙嗎?他不讓我幫忙,我心里不安,惟有認真地趕稿子。第二天早晨9點鐘他準時來取稿,我問他昨天夜晚住在哪里?他說住在醫院里,一天一個床位只要5元,要了點治感冒的藥1元多,總共沒花7塊錢,這個價錢連馬車店都住不上。而且床單是新的,安全可靠,夜里不必擔心會有莫名其妙的女人打電話來騷擾,更不會有警察半夜三更來查房。有這樣的編輯,他的刊物不可能辦不好。
這是另一種忠誠,表面上是為別人打工,卻視作為自己打工。香港一個打工者為此也成了幾十億元的富翁。
既然叫雇傭自己,就不可否認經濟的力量。人類發展經濟是為了充分滿足自己的欲望,經濟越發達,生活中的誘惑就越多,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瘋狂雇傭自己,變成掙錢機器,消費動物。黑格爾提出的“爭取被承認的斗爭”,變成一種掙錢的斗爭,有錢就被承認,沒有錢想被承認就難。所以雇傭自己,別出賣自己,把“雇傭”變為“最優秀者的勞累”。
上一篇:難得一笑
下一篇:面對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