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雜志向讀者征文:“我最煩惱的一件事?!?/p>
曾有人擔心能不能征到敘述煩惱之文?社會開放,人心封閉,人們有好事愿意對外講,煩惱的事還會公開嗎?
出乎編輯部所有人的意料,來信來稿異常踴躍。從中學生到大學教師,從工人、農民到干部和工程技術人員,各個階層的人都有煩惱,而煩惱又是五花八門。
城市人的煩惱大致可分為四類:
家庭造成的煩惱——丈夫脾氣不好,罵不離口,拳不離手;丈夫是酒鬼;妻是50年代的大學生,對社會的了解還不如個小學生,心善愛做好事,卻不得好報,老是長不大;父母經常吵架,放學后害怕回家……等等。
感情上的煩惱——臉不會笑,心不開放,不適應現(xiàn)代社會交際,錯過愛的機會,誤了青春;中學生初戀接到第一封情書,不知所措;中學生里居然有“情場老手”,也有失戀的煩惱;一貫當好學生,太苦太累,自由太少,自己丟失得太多,想做個“壞女孩”等等。
領導給造成的煩惱——不給進言的機會,無法跟領導對話;被領導誤解;領導不給派活干;領導越來越像主子,自己越來越像仆人……
跟社會有關的煩惱——送禮成災;過年為禍;評不上職稱;工資、物價、失業(yè)等等不勝枚舉。
隨著物質文明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代人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煩惱并沒有減少。相反,當今世界充滿了煩惱!你要想快樂,則必須自己下力氣尋找,所以到處可見勸說人們要多笑、如何笑的文字。
然而煩惱是躲不開的。帶著煩惱很難找到快樂,即便強顏歡笑,也只能是苦笑。
我并不簡單地勸自己和別人“不要自尋煩惱”,“退一步海闊天空”、“知足常樂”、“隨遇而安”等等。
煩惱都是具體的,千差萬別的?!胺胖暮6詼省钡目赵?、套話排解不了細微的煩惱,也不可能帶來真實的快樂。光說要樂觀是樂觀不起來的。
世上有沒有煩惱的人嗎?
有光在笑聲中長大的孩子嗎?
埃利斯說,只有一個地方是樂天派成堆的,那就是精神病院。
對付煩惱最積極最有效的辦法是正視煩惱,用強大的理智,用實際行動。有時徹底感受了煩惱之后,反而能解除煩惱。煩惱的滋味雖然是苦的,也能成為靈魂的營養(yǎng)液。處理得好能成為財富。煩惱后能徹悟許多東西,深刻往往來自煩惱。不是歡樂,恰恰是煩惱和痛苦成為人生的導師。
世界著名的“煩惱大師”,被魯迅稱為“拷問靈魂”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有言:“對于具有高度自覺和深邃透徹的心靈的人來說,痛苦和煩惱是他必備的氣質?!?/p>
煩惱是自己,快樂不過是偶爾光臨的客人。歡迎客人,但也不能不要自己。
我說的正視煩惱不等于鉆進煩惱中出不來,被煩惱糾纏不休,那就構成了對自己的迫害,會扼殺靈魂。
像前邊提到的由領導給造成的那些煩惱,首先是你把自己放在了軟弱可欺的位置上?;蛘呷撬幌?,讓他也煩惱一回,看他能把你怎樣?或者惹不起躲得起,君子不跟小人斗,阿Q一回。如果真的連躲也躲不了,身在屋檐下不能不低頭,就學習日本人的辦法,給領導畫個像,然后用木棍敲他的頭……
有些在自己看來非常煩惱的事情,幾乎是過不去了,在別人看來卻很簡單。其實過一段時間你自己回頭看,也覺得當初煩惱實在不值得。每個人都不會是歡樂一生,也不會是煩惱一生。
煩惱是有時間性的。
生活充滿煩惱,生活也從不停止前進。所以我們就有理由問一句:果真有那么多煩惱嗎?
其實,人類有許多對付煩惱的辦法:
去旅游,游山玩水,超然塵世之外,有助于遐想靜思,許多解不開的煩惱很容易化解。有位女領導人,被煩惱纏住時就去逛商店,逛了一家又一家,擠人,被擠,看人不看貨,什么東西也不買,在人山人海中擠累了,回到家就睡覺,一覺醒來就好過多了。有個女工,心一煩就去采購,把錢花光心里就好受了。還有的人煩惱時找一本喜歡的書看,或找個地方大吼大叫一番,心里也會頓覺痛快許多,或者去運動,出一身大汗……
日本有個“笑節(jié)”,每年10月10日,高博城的人或臉上涂成紅白相間的條紋,或戴上面具,瘋笑,狂笑,直笑得滿地打滾,直笑得怒氣全消。據報紙發(fā)表的統(tǒng)計資料,在一年365天里,中國有375個節(jié)日,為什么不再增加一個“煩惱節(jié)”?讓大家公開地淋漓盡致地煩惱一回,看看會怎樣。
上一篇:雇傭自己
下一篇:“糊涂”是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