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于紋經常夢見自己在飄——就像她的生存狀態,為了追求所謂的“職業夢想”,她從南方到北方,從一個陌生城市到另一個陌生城市,在夢里,她總是渺小至極,毫無重量,有時是羽毛,有時是紙屑,有時甚至是塵埃。城市那樣大,她是那樣小,如此微不足道。
醒來之后,刷牙、洗臉、穿衣、擠地鐵,又開始新的一天。
媽媽問她:“丫頭,你這么折騰不累嗎?”
“不累!”她清脆地答。
“回家來多好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讓你爸幫你找份清閑的工作,不比在外面住筒子樓,吃快餐、盒飯強?”
于紋在電話里對老媽大聲喊:“行了老媽,我挺幸福的,您就別嘮叨啦!不跟您說了,我去忙了!”于紋把電話掛斷,拿起記事本去老板辦公室,準備挨罵。
媽媽實在不明白,女兒的幸福感從何而來呢?
原來,于紋自己有一套“非常規”的幸福法則:求仁得仁。
這個法則是于紋從一位暢銷書作家那里看來的,簡單地講,你想要什么,就得到了什么,這就是幸福。那是一種非常私人化的體驗,旁人很難理解。
考大學那年,于紋與心儀的那所北京高校失之交臂,去了另外一座城市的重點大學。她四年里只琢磨一件事,那就是到北京找工作。
近幾年就業形勢越來越緊張,畢業生的身價越來越低,別說外地生源了,就是北京的應屆畢業生想找份好工作都很難。于紋硬是不信邪,要拿青春賭明天。
于紋拎著簡單的行李,憑著滿腔熱血,真的到了北京。為了節省房租,她和另外三個女孩合住一間9平方米大小的屋子,每天吃饅頭、咸菜。她從最簡單最瑣碎的行政專員做起,每天跟在前輩的后面誠惶誠恐地打雜跑龍套。但是她從來不跟爸媽喊“累”,因為這條路是她自己選的。她渴望到北京工作,雖然暫時沒有太大成就,但她的自信心告訴她,自己不會一輩子過這么清苦的生活,她的日子定會越來越好。
像于紋這樣的年輕人,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一抓一大把。老到世故的人會咂著嘴說他們“簡單天真,努力不一定有回報”,卻不懂得學習他們那種“求仁得仁”的幸福法則。一個人盡心盡力地追求著自己想要的東西,一點一滴地積累著屬于自己的財富,何嘗不是一種幸福?開著名貴跑車玩漂移固然很興奮,但是,你也無法否定“地鐵通勤族”心中的那份小滿足。
所以,當你覺著不幸福,當你覺著太辛苦,當你抱怨生活太枯燥或是人生無希望的時候,不妨想一想,你最初想要的是什么,現在是否得著了。對了,那位作家的原話是:“幸福就是求仁得仁,那是最私密的東西,只屬于自己,不需要誰的打擾。”
讀心箴言
動手做一個幸福記賬簿,記下你得到的,無論是有形的錢財、物件,還是無形的經驗、教訓。你可以時常把這個賬簿同你最初的夢想作參照,看看哪些是你計劃得到的,哪些是意外的驚喜。幸福,就這樣不知不覺翻了倍。
上一篇:幸福就是好滋味
下一篇:幸福的“三有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