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希望喚起行動的激情
對未來充滿希望,人生才有前進的動力。大凡成功的人都懷有一顆希望之心,他們對未來充滿希望,堅信明天可以比今天更加美好,所以他們才能有勇氣、有動力不斷前進。
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是人類對于未來的一種有可能實現(xiàn)的想象。有了理想,人類才可以按照它的方向去努力;有了理想,人類才能在艱苦的探索環(huán)境下堅持下來。當然理想不是無根無據(jù)的幻想,它必須建立在真實的、客觀的個人條件基礎(chǔ)上,否則就是無道理的空想,是沒有現(xiàn)實意義的。
有了希望的心,有了理想的路,前途才更加明確。不要在沒有思考,沒有分析前就消極地把事情打上不可能實現(xiàn)的標簽。事實上你要鼓勵自己“我能行”,有希望才能有動力,你才會在探索的過程中無往不利,勇往直前。
能夠把絕望變成希望,不讓身體的缺陷限制自己對理想的追求,湯姆·鄧普西就是這樣一個不平凡的人。
湯姆·鄧普西在出生的時候,只有半只腳和一只畸形的右手。自從懂事以來,父母就告訴他,不要對自己的人生絕望,不要因為自己的殘疾而感到生命受限,別人可以做到的事情,你同樣可以成功,甚至可以期望自己能夠做得更好。小時候,湯姆·鄧普西和別的孩子一起參加童子軍團,那些健全的孩子完成行軍10千米的時候,湯姆也堅持走完了10千米。后來湯姆·鄧普西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一個優(yōu)點:他可以把橄欖球踢得比其他在一起玩的人還要遠。于是他讓鞋匠專門設(shè)計了適合他身體特點的鞋子,然后積極地參加了橄欖球隊的入隊資格測試。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通過了踢球測驗,還得到了沖鋒隊的一份合約。然而當教練看到他的身體條件以后,遺憾地告訴他:他不具備成為職業(yè)橄欖球員的條件,應該去從事其他的事業(yè)。不過湯姆·鄧普西堅持讓教練給他一個機會,教練雖然心存懷疑,但是看到這個男孩這么自信,不忍心打擊他,終于答應給他一個機會。
在一周后的友誼賽中,湯姆·鄧普西踢出了55碼遠的得分,讓教練也不得不對他另眼相待、大加贊許。這次勝利使他獲得了專為圣徒隊踢球的工作,而且在那一季中為他的球隊踢得了99分。然后到了最關(guān)鍵的時刻,球場上坐滿了球迷。球是在28碼線上,比賽只剩下了幾秒鐘,球隊把球推進到45碼線上,但是可以說根本就沒有時間了。教練喊道:“湯姆·鄧普西進球!”當湯姆進場的時候,他的隊距離得分線有55碼遠,球傳接得很好,湯姆·鄧普西拼出全力踢在球上,全場的眼睛都盯住這個球,同時為湯姆·鄧普西擔心著,這球能夠達到所期待的距離嗎?
最終的成績得到了全場的肯定,球在球門之上幾英寸的地方越過,裁判舉起了雙手,表示得了3分,湯姆的球隊以19比17獲勝。球迷狂呼亂叫為踢得最遠的一球而興奮,湯姆·鄧普西雖然身體殘疾,卻為整個球隊的勝利贏得了最后一分,也為他的人生譜寫了光輝的一頁。
當記者問他是什么給了他如此巨大的力量時,他微笑著說:“對生活的希望,對生命的熱愛。雖然我的身體有些不利條件,可是我從來沒有放棄過對人生的理想。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應該對生活充滿希望,不要輕言放棄。”
對于我們每一個人而言,希望之心都是不可少的。失敗的人具有了希望之心,才可以百折不撓;成功的人具有了希望之心,才可以不驕不躁,繼續(xù)進步。希望對于任何人都是必備的,人生若沒有希望,就成了一片死海。大多數(shù)平庸者并不是他們的能力有問題,而恰恰在于他們的心態(tài)。沒有希望之燈的人生,就像一個在黑暗中航行的小船,很容易因為風浪而擱淺。
近幾年來,由于抑郁癥而放棄生命的案例已經(jīng)屢見不鮮。很多高層知識分子甚至包括一些事業(yè)有成的人都選擇輕生來結(jié)束自己珍貴的生命。在一封博士的遺書中,他曾多次提到由于時常感到生命沒有意義,絲毫尋找不到任何希望之光而選擇離開。心理學家分析:抑郁癥大多來自于對生命的失望,患者由于心中缺少對未來的希望而容易選擇輕生,除了藥物治療外,最關(guān)鍵的是個人要主動地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態(tài),無論遇到什么挫折都要對自己的人生充滿希望。
希望會造成一種心態(tài),希望能喚起你行動的激情,這種心態(tài)和激情會產(chǎn)生一種力量,一種改變命運、獲得幸福的力量。如果你失敗了,別灰心,給自己一個希望,它會點亮你心中自信的明燈,讓你充滿斗志,精神百倍地奔向成功。
上一篇:生活可以不乏味
下一篇:積極自我暗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