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本質是心理逃避
“抱怨”是最流行的一種情緒,很多人都善于利用它為自己的失敗開脫。學習不好,抱怨說父母遺傳了一個笨蛋;高考落榜,抱怨說發揮不正常;找不到好工作,抱怨說自己沒后臺;工作不順利,抱怨現在經濟大潮不好……反正所有的失敗原因都不在自己。
抱怨,一個看似合理的行為,其實在它的背后隱藏的卻是人天性中的逃避和不負責任。在事實面前,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被允許用于掩飾自己的失誤,而尋找借口唯一的好處就是把自己的過失精心掩蓋,把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轉嫁給他人。有這么一個故事:
薩姆畢業后進入大都會保險公司工作,從最基礎的保險業務員做起。兩個月之后,因為工作老打不開局面,薩姆就開始抱怨,今天抱怨工作太難,明天抱怨推銷保險沒有前途,后天抱怨待遇太低,因此,他整天懶懶散散,工作敷衍了事。結果,剛干滿3個月,他便徹底斷絕了繼續干這份工作的念頭,辭了職重新開始找工作。然而,命運好像總是不眷顧他,從這家企業出去后,因為找不到滿意的工作,薩姆一直處于“辭職—找工作”的過程中。
其實,換了一個又一個公司,都沒有獲得升遷的機會,薩姆早應該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了,怎么能總是怪時運不濟呢?
很多人會認為“抱怨”是一種發泄的方式,我們誰能夠發誓自己從來沒有抱怨過?但如果抱怨的內容不斷地重復,那就說明是自己有問題,而且不肯面對問題,只是企圖用抱怨來挪移正視問題的眼光,它的本質是心理逃避。
一位招聘經理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每次面試,我都會問應聘者‘你為什么離開上一家公司’,之所以問這個問題,是想正面了解他對以前自己所在公司的評價,如果他說他以前的公司多么多么不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那么不管這個人有多么優秀,我也不會錄用他。因為我相信,那些整天喜歡抱怨的人,肯定一事無成!”
這位招聘經理的話是有道理的,總喜歡喋喋不休抱怨的人缺乏最起碼的責任心。想象一下,船上水手如果總不停地抱怨:這艘船怎么這么破,船上的環境太差了,食物簡直難以下咽,以及有一個多么愚蠢的船長。這時,你認為,這名水手的責任心會有多大?對工作會盡職盡責嗎?假如你是船長,你是否敢讓他做重要的工作?
生活和工作中,如果你有了不滿,受了挫折,請不要消極地去抱怨,從正面去認識它,勇敢地去面對它,盡力去改變它,你的現狀會不斷改觀,你的心情會越來越好。
剛參加工作時,稻盛和夫總是怒氣沖沖地對哥哥抱怨:“這份工作太沒勁了,我再也不想干了!”有一次,他又向哥哥訴苦,哥哥關心地安慰他一會,然后說:“我覺得你已經養成了挑剔工作的壞習慣,這對年輕人的成長是很不利的。你要換的不是工作,而是心態。一位挑剔的人,無論做什么樣的工作,都不會感到滿意!”
哥哥的話猶如當頭棒喝。是啊,如果總在挑剔,就是換100份工作結果又能好到那里去?
于是,稻盛和夫決定潛下心來,把現在的工作做好。通過一步步扎扎實實地努力,他不僅得到了公司的重用,最后還成了享譽世界的著名企業領袖、被譽為“經營之神”的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是幸運的,在他剛剛有抱怨來情緒的時候,哥哥的及時糾正使他端正了心態,才有了后來的發展。我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不要怨天怨地怨人,不怪罪外界,反躬自問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標志。主動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常常自省,將精力用在積極的、建設性的事情上,會進步更大,發展得更好。
在競爭的社會里怎樣生活,是每個人都應嚴肅對待的問題,誰也無法回避。如果不能正視問題,總是想著這不公平那不滿意,自己跟自己過不去,陷入自怨自悲自傲的困惑而不能自拔、萎靡不振,就不會去發奮努力創造條件改變環境,更不能正視現實,腳踏實地干出點成績來。
成天滿肚子牢騷,滿腦子消極,你會沉浸在壞情緒里,無以自拔。培養自己積極的心態,遠離抱怨,精神百倍地朝著希望之地進發,你會發現,成功就在不遠處向你招手。
上一篇:找到并堅守你的信念
下一篇:拉菲爾的成功: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