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兜圈子,反而第一個到達目的地
暫時的退讓是為了更好地前進,正如一時地低頭是為了長久地抬頭。暫時的退讓并不意味著卑屈和不顧人格,而是一種智者的表現。恰當地以退為進,作出適當的讓步,能夠掌握競爭的主動權,從而取得全局性的勝利。
挫折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每個人都會遇到。社會中的萬事萬物,無一不是在曲折中前進的。中國有句老話叫“多難興邦”。挫折、困境確實可以使人精力耗竭、精神崩潰乃至一蹶不振,但它也可以助人成熟,把人推向成功。
有的時候,想解決問題,就不能“鉆牛角尖”,而要學會迂回和放棄,做到“有所不為”。這種“有所不為”,也是衡量一個人目光是否遠大的標準。成功人士追求事業發展的方式,往往是迂回曲折的,有時需要適當放棄眼前的、短期的利益,去獲得更有效的解決方法和更好的發展空間。
當遭遇難題時,不要一味地去撞墻,指望把墻撞倒,而要學會在合適的地方打開一扇門。人生如水,我們既要盡力適應環境,也要努力改變環境,實現自我。我們應該多一點韌性,在必要的時候彎一彎,轉一轉,因為太堅硬容易折斷。唯有那些不只是堅硬且更多一些柔韌和彈性的人,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難,戰勝更多的挫折。
維斯卡亞公司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最為著名的機械制造公司,史蒂芬是哈佛大學機械制造專業的高才生,在該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測試會上被拒絕申請,于是,史蒂芬采取了一個特殊的策略——假裝自己一無所長。他先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愿意為該公司無償提供勞動力。公司于是分派他去打掃車間里的廢鐵屑。一年里,史蒂芬勤勤懇懇地重復著這種簡單卻勞累的工作。他雖然得到了老板及工人們的好感,但是仍然沒有一個人提到錄用他的問題。
20世紀90年代初,公司的許多訂單紛紛被退回,理由均是產品質量問題,為此公司將蒙受巨大的損失。公司董事會為了挽救頹勢,緊急召開會議商議對策,當會議進行一大半卻未見眉目時,史蒂芬闖入會議室,提出要直接見總經理。在會議上,史蒂芬對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作了令人信服的解釋,隨后拿出了自己對產品的改造設計圖。
總經理及董事會的董事見到這個編外清潔工如此精明在行,便詢問他的背景以及現狀。史蒂芬當即被聘為公司負責生產技術問題的副總經理。
原來,史蒂芬在做清掃工時,利用清掃工到處走動的便利條件,細心察看了整個公司各部門的生產情況,并一一作了詳錄,發現了所存在的技術性問題并提出了解決的辦法。他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搞設計,獲得了大量的統計數據,為最后一展才干奠定了基礎。
人們常常把退讓和失敗、放棄、躲避等詞語聯系在一起,似乎退讓總帶有某種貶義和消極的色彩。然而,退讓包含了很多層意義,我們可以把它看作積聚能量的過程,忍讓并不是從此以后就不再進攻,相反,忍讓是為了在積蓄足夠的力量以后更好地進攻。
在雙方僵持的時候,智者會先退幾步,以求打破僵局,為自己積蓄力量,贏得時機。善于把握進退的火候,恰當抉擇進退的時機,把自己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面對挫折、打擊、磨難,我們應該沉著應對,不能被這些困難所壓倒。忍受挫折的一種方法是發憤圖強,準備東山再起,而不是由此沉淪。
假如你和對手產生了沖突,論力量,你是雞蛋,而對方是石頭,你怎么辦?是像頭腦簡單的拼命三郎那樣以卵擊石,白白地送命呢,還是避其鋒芒,等自己也變成石頭,變成比對方更大的石頭再有所圖謀呢?試想,為爭一時之氣而拼個你死我活,于己于事又有何益呢?泰山壓頂,先忍一下又何妨?折斷了就永遠斷了,而彎一下腰還有挺起的機會。
1076年,德意志羅馬帝國皇帝亨利與教皇格里高利爭權奪力,斗爭日益激烈,發展到了勢不兩立的地步。在矛盾激烈的關頭,教皇的號召力非常之大,一時間德國內外反抗亨利的力量聲勢震天。亨利面對危局,被迫妥協,于1077年1月身穿破衣,只帶著兩個隨從,千里迢迢前往羅馬,向教皇認罪懺悔。但格里高利故意不予理睬,在亨利到達之前躲到了遠離羅馬的卡諾莎行宮。亨利沒有辦法,只好又前往卡諾莎去拜見教皇。到了卡諾莎,教皇命令緊閉城堡大門,不讓亨利進來。亨利忍辱一直在雪地里跪了三天三夜,教皇才開門相迎,饒恕了他。
亨利恢復了教籍,保住王位返回德國后,集中精力整治內部,然后派兵把一個個封建主各個擊破,并剝奪了他們的爵位和封邑,把曾一度危及他王位的內部反抗勢力逐一消滅。在陣腳穩固之后,他立即發兵進攻羅馬。在亨利的強兵面前,格里高利棄城逃跑,最后客死他鄉。
剛韌相濟、頑強有力,是一個強者意志良好的表現。老子認為與其采取直線的生存方式,倒不如遵循曲線的生存方式。如果我們在前進時碰到了障礙,要想順利地向前,就必須先撤退。這種做法并非一種失敗主義,而是一種曲線式的生存方式。這是以柔克剛,以退為進的策略,就像彈簧縮在一起,其間卻蘊藏著巨大的力量。
在做大事的過程中,不能一味進攻,尤其身處弱勢時,一定要巧妙避開對方的鋒芒,尋找以退為進的轉機。在形勢不利于自己的時候,先退幾步,以求打破僵局,為自己積蓄力量贏得時機。當自己處于弱勢時,不妨采取以退為進的方針,保存自己的實力。等到有朝一日羽翼豐滿時,再表明自己的主張和態度,這時候,你就是真正的強者了。
當我們在成功的道路上突然陷入了死胡同,百般努力都找不到出路時,最好的方式無疑就是“以退為進”。學會退讓,也就學會了審時度勢,把握全局,小忍以圖大謀。學會退讓,就能順利跨越生活中意想不到的低矮“門框”而免受無謂的傷害。
上一篇:從大局出發,放下你的私心
下一篇:你只管安心等待遲來的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