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語言魅力,不搞形式主義
生活中,我們常聽說“形式主義”這個詞,它的含義就是不注重內容而注重形式。事實上,一些人在脫稿演講的過程中,也總是走形式主義,他們會事先準備好一份演講稿,然后背誦下來,在脫稿演講時,也不顧聽眾的感受,自顧自地背誦完稿子,便認為自己做了一次精彩的演講,實際上,這類形式主義、走過場的演講沒有任何意義。
任何一個成功的演講者不但注重通過脫稿講話來鍛煉自己的講話能力,更注重自己語言的錘煉。如果你講話乏味,就沒有人愛聽,空話套話多,號召力就差,這樣的講話不如不講。“白圭之玷尚可磨,斯言之玷不可為。”空話講多了,聽眾就會對你的講話失去了興趣,而你想傳達的思想就沒有成功地傳達出去。
現實的脫稿演講過程中,一些人不注重語言魅力,只注重形式主義。他們在說話的時候,枯燥無味,讓下面的人聽起來很難受,許多人深受其苦,甚至,有的人為了躲避聽他說話,不惜請假、會上打瞌睡、玩手機游戲、頻頻借故出入會場。試想,如果聽眾反感你的講話,那么,演講又該如何進行呢?
或許有些演講者會抱怨:“不是我們想搞形式主義,而是不得不搞形式主義,脫稿演講太難了。”其實,想要做好脫稿演講有很多方法,完全沒有必要依靠形式主義。
具體來說,你可以這樣做:
1.事前充分準備
美國前總統林肯曾說過:“我相信,我若是無話可說時,就是經驗再多、年齡再老,也不能免于難為情的。”這句話說得十分深刻。
任何一場演講,尤其是脫稿演講,要想獲得滿堂彩,就必須做足準備工作。要知道,心中沒有路子,腳下難邁步子,如果你心中無“貨”,思想乏味,那么語言也同樣乏味。
2.端正演講動機
不要把目標定得過高,對于不切實際的期望要有客觀的分析。如果把演講的意義片面夸大,甚至把演講與個人終生的成就、事業和幸福等緊緊聯系在一起,那么,也只能落入形式主義了。
3.講話內容要真實具體
在《風格的要素》一書中,威廉·斯特倫克這樣闡述:“那些研究寫作藝術的人,假如在他們的觀點中,有相似或一致的地方,那么,這個地方就是:如果說能抓住讀者的興趣,那么,最為可靠的方法就是要具體、明確和詳細。像荷馬、但丁、莎士比亞等這樣一些最偉大的作家,他們最為高明的地方,就是他們處理特殊情境的能力,他們能在敘述或者寫作時喚起讀者腦海的景象。”
寫作如此,脫稿講話亦如此。曾經,卡耐基和他的訓練班的學員們做了一個實驗——講事實。他們在實驗中定了一個規則:在每句話中都必須有一個事實、一個數字、一個專有名詞,還有一個日期,當然,他們獲得了革命性的成功。所有經過訓練的學員,演講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4.輕松自然地講話
卡耐基稱在他一生的教學生涯中,曾有一段時間是很依賴教科書中的信條的,他那時只是照搬老教授們傳授的一些壞習慣,實際上,他們并沒有從一些浮夸的演說風格中跳出來。
卡耐基常提及自己曾上的第一堂演講課。
教師讓他將兩臂輕垂于身體兩側,手指微曲,手掌朝后,大拇指輕輕靠著大腿。然后他又讓卡耐基把手臂舉起,再畫出優美的弧線,好讓手腕優雅地轉動,接著再將食指張開,然后是中指,最后是小指。當這一整套合乎美學的、裝飾性的動作完成之后,手臂要恢復方才的弧線,再度放于雙腿的兩側。
再經過自己的摸索之后,卡耐基發現,這一套動作只是表演性的而已,一點也沒有意義,顯得做作、毫無誠意。
他后來才明白,演講要將自己的個性融入進去,要和平常與人談話一樣輕松、自然、生氣勃勃。
5.演講內容要靈活,避免機械背誦演講稿
的確,逐字逐句地背誦講稿,很容易在面對聽眾時遺忘,即使沒忘,講起來也會顯得十分機械化。美國總統林肯曾說過:“我不喜歡聽刀削式的、枯躁無味的講演”。背演講稿對演講者可能是一種必要的準備方式,但是,背誦依賴的是機械記憶,逐字逐句的記憶不僅會耗費演講者大量的時間,而且容易使演講者形成心理定式。實際的脫稿演講過程中,一旦因怯場、聽眾騷動、設備故障等突然出事而容易出現“短路”現象。因而,在演講中我們只要準備好提綱,根據自己的語言、思路發揮更能打動觀眾。
6注重語言魅力
我們不應該只重視講話的形式,而更應該注重自己的語言魅力。講話本身就是一門藝術,讓自己的語言有特色,你可以適當地幽默、調侃,這樣會使你的講話變得十分有趣,令人感動,并且讓聽眾能夠牢牢記住你的講話,感到你的魅力,受到你的鼓舞。
總之,生活中的人們,如果你正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演講能力,那么,你也要學會剔除那些機械式的演講訓練方式,做到內容充實、杜絕形式主義。
上一篇:注重互動,炒熱現場氣氛
下一篇:演講致辭,從容得體贏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