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欲則剛
【點亮心燈】
人生的煩惱,大多來源于自己內心的欲求,對欲望無止境的追求是所有煩惱的根源。
【百味人生】
有一個人想擁有一塊自己的土地,上帝對他說:“清早,你從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根旗桿,只要你在太陽落山前趕回來,旗桿圍起來的地就都歸你。”那人開始不要命地跑,太陽偏西了還不停下。太陽落山前他跑回來了,但已筋疲力盡,摔了個跟頭就再沒起來。牧師在主持這個人的葬禮時,指著他的墓地說:“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呢?看,就這么大。”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所擁有的財富,無論是房子、車子,還是金錢,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沒有一樣是永遠屬于你自己的。那些東西不過是暫時寄托于你,有的讓你暫時使用、有的讓你暫時保管,到了最后,物歸何主,都未可知。所以智者把財富統統視為身外之物。
即使我們擁有整個世界,我們一天也只能吃三餐,一次也只能睡一張床。一個人如果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讓貪婪之心愈變愈大,那么好人也可能會變成壞人。
想得到越多,所需付出的努力就越多,人就會像一頭負重的騾子,不斷地在欲望的驅使下給自己加碼、加碼、再加碼,直到最后無法承受而付出慘痛的代價。
一天,孔子在給學生們講道時,忍不住感嘆道:“我還沒有見過真正剛正不阿的人啊!”
那些年輕的弟子都覺得很奇怪,他們認為像子路、申棖等,都是很剛強的人。尤其是申棖,他雖然年紀很輕,可是每次在和別人辯論時,卻總是不肯輕易讓步。即使在面對長輩或師兄時,申棖也毫不示弱,總是擺出一副強硬的姿態,大家都對他退讓三分。
所以,當學生們聽到孔子感嘆說還沒有見過真正剛強的人時,他們不約而同地說:“如果要論剛強,申棖應該是當之無愧的吧!”
孔子說:“申棖這個人欲望多,怎么可以稱得上是剛強呢?”
一個學生問:“申棖并不像是個貪愛錢財的人,老師怎么會說他欲望多呢?”
孔子回答說:“其實所謂的欲望,并不見得就是指貪愛錢財。簡單地說,凡是沒有明辨是非就一味和別人爭,想勝過別人的,這種私心就是‘欲’。申棖雖然性格正直,但他卻爭強好勝,感情用事,這就是一種‘欲’啊!像他這樣的人,怎么可以稱得上是剛正不阿呢?”
孔子又說:“所謂的‘剛’,并不是指爭強好勝,而是一種克制自己的能力。能夠克制住自己的欲望,無論在任何環境中都不違背公理,而且始終如一,不輕易改變,這才算是真正的‘剛’啊!”
【靜夜感悟】
人生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看明白的,只是因為自己無法置身事外,無法擺脫欲望,才糊涂糾纏。為人處世多一點灑脫和超然,也就多了一份平靜與安然。
美則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
——林清玄
上一篇:放下包袱,輕松上路
下一篇:最重要的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