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人際交往要警惕的人
甜嘴巴;笑面虎;墻頭草;蔫兒壞。
社會交往不能搞清一色,要結交不同特點、性格、身份、層次及不同主見的人。要適應不同人的需要,能聽逆耳之言,善于求同存異,容別人的過失和無禮。對朋友多點諒解和體貼,尊重朋友的面子,學會給人臺階下,保持和諧的氣氛。
戰國時齊國的孟嘗君以賢待士人聞名天下,他大量招攬天下賓客,不計較來客的出身,不管是三教九流,還是雞鳴狗盜之人;不管是貧富貴賤,還是犯罪逃亡之人,他都平等相待。
齊涽王二十五年,在秦國的一再請求下,派孟嘗君到秦國。秦昭襄王當即拜孟嘗君為宰相。后因大臣的進言,秦昭襄王隨即又罷免了孟嘗君,并把他囚禁起來,還打算殺了他。在這危急關頭,孟嘗君冒昧地派人向秦昭襄王最寵愛的燕姬求救,那個燕姬提出了要一件白狐裘衣的條件。原來孟嘗君有一件白狐裘衣,是用狐貍腋窩下的小塊毛皮拼成的,價值連城。天下沒有第二件,可是來到秦國時,已把它進獻給了秦昭襄王。這很讓孟嘗君感到為難,便向他的門客請教對策,然而,所有的門客都不知如何是好。正當這時,有位坐在下坐的門客,是個偷雞摸狗的能手,說道:“如果她一定要那件白狐裘衣,我可以為您偷來。”孟嘗君無奈之際,只好同意此下策。于是,那位門客在夜間從狗洞里爬進宮中,找到藏衣庫,正在開門時,看庫的人醒了,咳嗽了一聲。那個門客裝狗叫了兩聲,看庫的人就又睡著了。那位門客進了衣庫,找到了那件白狐裘衣拿回來。孟嘗君又將白狐裘衣獻給了燕姬。燕姬便在秦昭襄王面前大吹“枕頭風”,讓秦昭襄王釋放了孟嘗君。
孟嘗君被釋放后,片刻也不敢耽擱,飛馳般向邊關逃去。夜半時分,孟嘗君一行趕到函谷關。這時,秦昭襄王忽然后悔釋放了孟嘗君,便叫人去找他,可是他已經逃走了,于是連忙派兵追趕,而此時,孟嘗君到了關下,卻無法出關,因為關法規定,必須雞叫才能開關通行,孟嘗君恐怕秦兵追來,很是著急。這時,在他的門客中有位坐在下位的能學雞叫,當下叫了幾聲,所有的雞此起彼伏地啼叫起來,這樣他們一行終于出關去了。過了一會兒,追兵果然趕到函谷關,可此時孟嘗君早已離去。
歷史中“三教九流”的“三教”,是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從學術上分,原指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后泛指宗教、學術中的各種流派。按社會分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上九流指一流佛主,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燒鍋,六流當,七商八客九莊田;中九流指一流舉子,二流醫,三流風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下九流指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梆,五剃頭六吹手,七戲子八叫街九賣糖。后來泛指社會各種行業或江湖上各種流派的人。
上一篇:人際交往之法
下一篇:做事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