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時度勢,巧用剛柔
在傳統觀念上,武將都可稱得上是剛強的男子漢、大丈夫,他們似乎與“柔”根本不沾邊。有的人講“柔能克剛”。其實這樣講是片面的,這只能說明一個方面。
諸葛亮曾指出:“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边@句話說得極為正確。一員將領,該剛時要堅強無比;該柔時,可以委曲求全。要依據其自身的需要靈活地做到該剛則剛、該柔則柔,面對情景應付自如。
諸葛亮的結論是:“不柔不剛,合道之常?!贝_實很有見地,這從根本上是符合辯證法的真知灼見的。
誠然,我們要想真正做到剛柔適度,做到善于審時度勢,恰當應對,這也是很不容易的??墒牵粏T良將,甚至一個普通人,為人處世,要想立于不敗之地,我們就一定要學會須柔時則柔、逢剛時即剛。張良曾給劉邦籌劃過許多關系大業成敗的重要謀略,在這當中以弱制強、剛柔并用的例子頗多。
當秦軍主力與項羽會戰之時,劉邦決定由南陽入武關攻秦,張良反對硬拼,勸劉邦以重寶招降秦將賈豎。而當賈豎同意投降時,張良又恐士卒不從,乘敵懈怠之機,一舉破之。結果他直下咸陽,擒秦王子嬰。
到了后來楚漢相爭,漢弱楚強,張良勸劉邦處處退讓,以柔制剛,不但避開了鴻門宴的生命危險,而且從這里還奪取了漢中、巴蜀之地。緊接著,他又火燒棧道,使項羽屢屢上當。劉邦轉弱為強,終于以布衣取天下。
張良的高明謀略,據說來自黃石公所授的《三略》。《三略》并不是一味只講以弱制強,而強調剛柔強弱都要得當,從而做到“柔有所設,剛有所施,弱有所用,強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
一個人理想性格的最佳狀態就是要能夠做到剛柔并濟,然而要想做到剛柔適度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在為人處世上要立于不敗之地,又必須要學會能剛且柔。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就是關于牙齒沒了舌頭還在的典故。答曰:“因為舌頭的軟所以存在,而由于牙齒的硬所以沒有。”
是啊,“柔”的東西反而能夠生存,而“剛”的東西卻易夭折。在狂風來臨的時候,“柔弱”的小草俯首帖耳得以生存,而“剛強”的大樹負隅抵抗終遭摧殘。
“柔亦是剛,剛亦是柔”,“物過剛易折”。因此一時的“柔”就是為了以后的“剛”?!耙嗳嵋鄤偂?,也就如同一種“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味道。
自然界中的水,有一種神秘的力量。柔時平平靜靜,“靜水深流”,很自然安詳;剛的時候翻江倒海,滾滾巨浪,好像擁有一種摧毀一切的能力?!叭岵皇遣粍偅瑒偛皇遣蝗帷?。
在當今這個社會,學會尊重別人,是人們常常強調的,然而,人與人之間的確需要做到互相尊重,這可以稱之為“剛”與“剛”之間的尊重。
拿破侖將軍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就是“善做人者,就可以贏得世人最豐厚的回報”。意思是說,一個人不管有多聰明、多能干,家世有多好,但是如果不懂得怎樣去做人,不懂得剛柔并濟,到最后總還是會失敗的。但是,如果懂了“能剛則剛,該柔則柔”這個道理,就一定會產生讓人意想不到的結果。
斯坦哈特是紐約百老匯大街證券交易所的一位十分有名的經紀人,過去他的態度嚴肅而又刻板,脾氣暴戾,以致他的雇員、顧客甚至太太對他也避之不及。后來,斯坦哈特檢點往事。他一改舊習,無論在電梯上或走廊中,還是在大門或商場里,逢人三分笑,像普通員工那樣虔誠地與人握手,結果不僅家庭和睦,而且顧客盈門,他的生意也由此興隆起來。這就是能剛則剛、該柔則柔的良好效果。同時,這也是提高為人處世技巧的根本原則。
如何去做人,其本身就是一門藝術,甚至可稱得上是用畢生精力也未必能夠勘破的特殊藝術。
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每個人必然會與別人或別的群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成為一個受歡迎、受尊敬的人呢?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積極思考的問題。
要想讓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在夫妻、朋友、同事乃至對手之間,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及回憶,給人帶來愉悅,這實在是一門很難掌握的學問。這就更需要我們在為人處世的過程當中做到該剛則剛、該柔則柔。
鳳娟是一家公司的一級女主管,作風強悍,然而她每次提出具有創意的企劃案,或每次有任務要執行的時候,總是會遭到屬下的抑制。剛開始的時候,鳳娟并不以此為意,然而時間長了難免有一種無力的感覺。后來,有人便提醒她,耿直作風雖然能贏得“小鋼炮”的稱號,但凡事不假辭色,不懂得以柔克剛之妙,則很難得到下屬的擁戴。有些吃過虧的人,便以不配合來表達對她的不滿。
由此可以看出,身為一個管理者并不是只要有專業能力就可以了,更需要有指揮方面的才能與修養。
要想成為一個杰出的管理者,即使博學多才,聰慧過人,但這并不能保證其就可成就一番事業。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要知道什么時候該強、什么時候該弱、什么時候該進、什么時候該退的處世哲學。
可以說,剛柔并濟是一個管理者必備的處世智慧。不僅要做到不柔不剛,還要做到能柔能剛,這樣才能算得上是一個杰出的管理者。
有這樣一個例子:
一位老板接到了一大筆生意,然而令他發愁的是,這一批貨物必須在半天內搬到碼頭。時間緊、任務重、人手少,該怎么辦呢?
老板靈機一動,親自下廚,偷偷在每一位員工的碗底埋了一大塊油光發亮的紅燒肉,并親自給員工一一盛好,并放在桌上。
員工們不知內情,還以為老板對自己另眼相看,特別照顧,因此,便紛紛一聲不響地端起飯碗蹲在墻角,狼吞虎咽似的快速吃起來。吃完飯,伙計們干起活來分外賣力,一趟趟來回飛奔,一天的活一個上午便全部干完,當然老板的這批生意做得十分成功。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次拿破侖外出打獵,忽然間看到一個落水男孩,一邊掙扎,一邊高呼救命。
面前的這條河并不是很寬,他非但不讓人下水去救,反而端起槍對著落水者就是一槍。
男孩見求救無望,反而又添了一層危險,因此便拼命地掙扎起來,終于游上了岸。
上面的兩個例子,雖然激勵方式不同,但各有妙處。試想一下,如果這碗紅燒肉不是老板偷偷地放在每個人碗里,而是放在桌子上讓大家共享,那么員工們干起活來還會這么賣力氣嗎?同樣幾塊肉,同樣幾張嘴,只是變了一個方法,卻能夠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今,很多老板已經認識到了激勵機制的作用,并把它作為提升企業效率的一柄利劍來使用。然而他們在具體運用的過程中,卻往往拿捏不好激勵的尺度。
對于糊涂一點的老板,要么一味地信奉物質利益的魅力,吃饞了的貓兒不捉鼠,如果貓鼠為奸,即便是鮮魚擺在眼前,也無法發揮出足夠的誘惑力;要么一味亂揮大棒,似乎只有槍擊、推拉才管用,結果是落水者死了,永遠不能上岸,毛驢兒尥蹶子,打碎了鍋也灑了湯,對誰也沒好處。
聰明一點的老板,一會兒給你甜豆,一會兒又給你黃連湯,叫你嘗盡苦盡甘來的滋味。那么如何才能正確地激勵員工,讓激勵這柄利劍發揮出它應有的威力呢?老板們不妨這樣做:
首先,老板們不要太“實在”,必須要適當地運用一些小技巧,這樣才能夠起到讓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某飲料企業的一名銷售主管在很短一段時間里取得了不俗的業績,年終時,公司總經理把他叫到辦公室,對他說:“由于你工作業績突出,公司決定給予你10萬元的獎勵,以此來鼓勵你繼續努力。”
主管聽了之后十分高興,總經理此時又突然問道:“今年你陪你妻子多少天?”
這位主管回答道:“今年我在家的時間不超過10天。”
總經理在驚嘆之余,拿出了一萬元放在主管的手上說:“這是獎勵給你妻子的,衷心地感謝她對你工作的支持。”然后,總經理又問:“你兒子今年多大了,今年你同你兒子在一起共同度過了多少天?”
這位主管回答說:“我兒子今年剛6歲,今年我根本就沒時間管理他?!?/p>
總經理又激動地拿出一萬元說:“這是獎給你兒子的,告訴他,他有一個偉大的爸爸。”
這位主管頓時便熱淚盈眶,總經理又問道:“今年你和你的爸爸媽媽見過幾次面?”
這位主管又難過地對他說:“一次面也沒見過,僅僅只通過幾次電話?!?/p>
總經理感慨地說:“我要和你一塊去見伯父、伯母,感謝他們為公司培養了這樣優秀的人才,我代表公司送給他們二老一萬元?!?/p>
同樣是13萬元,試想如果企業老總直接把這些錢發給這名銷售主管,效果又會如何呢?
誠然,對待那些自覺性比較差的員工,一味地為他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好的待遇,并不一定能激發他的熱情,有很多時候還是需要學學拿破侖,沖他開一“槍”,使他振奮起來。
偶爾利用老板的權威對員工進行適當的“威脅”,能及時制止員工消極散漫的情緒,以此激發他們發揮出自身的潛力。
自覺性強的員工也會有滿足、停滯的時候,適當的批評與懲罰能夠幫助他們明確地認清自我,重新激發出他們的斗志。
總之,老板要做到“知人知面又知心”,不僅不能一味地嘻嘻哈哈、討好員工,也不能面沉似水、冷若冰霜,必須要做到軟硬兼施。該剛則剛,該柔則柔。如能這樣,你的員工才能充滿激情,你的企業才能保持永久的生命力。
上一篇:學會贊美,讓你更受歡迎
下一篇:小處讓人,大處才能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