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是快樂的毒藥
“世人紛紛說不平,別人騎馬我騎驢;回頭看看推車漢,比上不足下有余。”
常這樣想,
生活也就天地開闊了。
不要和過去比較
我們多有這種體驗:隨著年齡的增長,單純的快樂越來越難了。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過去的快樂阻礙了我們享受新的快樂。當快樂來臨時,我們總會不自覺地去和過去的快樂比較,希望現在能和以前一樣快樂,甚至比之前更快樂。可我們忘記了,過去的快樂是發生在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下的,不可復制。而且過去的東西總令人感覺美好,很難超越。當我們發現無法像過去一樣快樂或者比過去更快樂時,我們就會鄙棄現在的快樂。久而久之,我們就失去了對當下事物的關注,而只沉迷于追逐消逝的虛擬快樂。
劉邦做皇帝后,逐漸對美食失去了興趣。無論御廚們怎么變著花樣呈上御膳,他都覺得索然無味。他忽然想起一次在逃亡路上,喝過一碗雜糧粥。那滋味美極了,他迫不及待想再喝上一次。
那碗粥是當時一個老嫗施舍給劉邦的。劉邦馬上命屬下找來這個老嫗,要求她再做一碗同樣的粥。然而當粥做好后,劉邦卻只喝了一口就吐出來了。他問老嫗,為什么味道和以前不一樣了?
老嫗說:“這兩碗粥是一模一樣的。可由于陛下所處的條件不同,所以嘗起來自然不一樣了。以前陛下在逃亡時,饑腸轆轆覺得什么都好吃。可現在,您天天山珍海味,自然再也喝不出這碗粥的甜美來了。”
比較心會令我們產生審美疲勞,一旦有了比較心,我們就會把所有的事物和曾經遇到過的極好事物比較,從而失去對它們的興趣。正如上述案例中,劉邦不喜吃山珍海味的關鍵,是因為他與過去的美好體驗比較,渴望能在眼前的事物上復制過去的快樂。這自然就阻礙了他客觀地評價當下的美好事物。
納蘭性德也有一句詩,叫“人生若只如初見”,其中道破了對曾經美好的向往和對今日今時的遺憾。元稹也說過:“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而好萊塢影片《美國麗人》中,丈夫也在厭倦了朝夕相對的妻子后,質問她,以前那個可以在陽臺上對著飛機敞開胸脯的女孩哪里去了?
總是和過去比較,就會忽視眼前的快樂,忽視眼前的人。哪怕眼前的一切比當初美好,也無法阻止他們一相情愿的心。因為過去的感覺不可復制,所以這樣的人只能生活在痛苦無奈中。
不要和周圍比較
一個友人搬進了夢寐以求的高檔社區,她滿以為住進去后會很快樂。可是沒過多久,她就抑郁了。她特地跑來和我倒苦水:千萬別和富人住在一個社區啊。你想,和他們住在一起后,自己的驕傲資本全沒了。比如我買了一輛高檔車,可開回去一看,周圍是更高檔的跑車;我買了一個限量包,可走在樓道里一看,人家全身服飾都是限量的……末了,友人感慨地說,我本覺得自己過得挺幸福的了,但現在看來,比我幸福的人多了去了,我整個一富人區里的窮人……
為什么別人是光彩奪目的天鵝,
而我只能是一只灰突突的丑小鴨?
這位友人的遭遇讓我們深思。很多時候我們過分喜歡攀比,比薪水、比孩子、比愛人、比房子……我們把幸福寄托到別人身上,總覺得這幸福那么縹緲。比來比去,自己越來越生氣,因為總會有人比我們幸福,比我們過得好。
自己的幸福只有自己才能體會。羨慕他人,不如努力去創造條件。用平靜的心對待他人的一切,在自己的生活中積極尋找快樂,這樣才能讓幸福更加長久。
不要和上面比較
當你處在下層時,有人在中層有車有房;當你奮斗到中層時,有人卻住別墅、玩奢侈品;當你躋身上層時卻發現,還有人快樂逍遙,一生無憂隨心所欲。
往上比,我們就會越來越沮喪,越來越絕望。原因我們早就提到過:人的欲望無窮,而能力永遠也追不上欲望的腳步。
其實,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不見得比我們幸福。他們能站在那個位置上,通常付出了很多我們看不到也想不到的東西。這樣一想,我們就會平衡多了。
從前,有一個年輕人去外地辦事。在進山途中,他突然看到一只猛虎朝他飛奔而來。大驚之下,年輕人見旁邊有一棵大樹,忙手腳并用爬到樹上。
老虎圍著大樹咆哮不已,拼命往上跳,企圖把年輕人咬下來。年輕人心驚膽戰,急忙抱緊樹干,卻不想因為驚慌過度,一不小心從樹上跌了下來。
不巧的是,他剛好跌在老虎的背上。逼不得已,年輕人只得抱緊虎頭,渾身緊貼虎背。老虎也受到了驚嚇,立即拔腿狂奔。
另外一個路人看到了,覺得虎背上的年輕人十分威風,就羨慕地說:“這個人真是讓人嫉妒啊!看,他在虎背上多么快活,簡直賽過神仙啊。”
虎背上的年輕人聽了,心里苦悶極了,他大喊道:“你光看到我威風快活,卻不知我心里多么膽戰心驚,一不小心就要尸骨無存呢!”
看起來威風凜凜的人,也許正苦不堪言。得到了一些,也必定付出了一些。所以生活中,我們切勿盲目地羨慕別人,而要真實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上一篇:敢于嘗試,just do it
下一篇:求同存異是寬容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