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領導的機警
精明的領導,只有對現(xiàn)實的事務運行過程經(jīng)常地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中規(guī)律性的東西,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精明的領導,要敢于正視權力和榮譽的光環(huán)籠罩下的真實自我,善于從別人點頭哈腰的恭維中看出虛偽和自私的成分,時刻以清晰的思維應對八面來風;
精明的領導,要時刻牢記領導的責任不在自己能干多少,關鍵在于指揮協(xié)調眾人干更多的事;
精明的領導,要時刻提防心術不正之人的惑言、讒言、惡言、狂言。
春秋時代,魏國與趙國結成聯(lián)盟。按照盟約,魏王要把太子送到趙國當人質,他想讓親信龐蔥同太子前往。龐蔥是魏將龐涓的侄子,與他小心眼的叔父不同,他是一位有遠見卓識的大臣。龐蔥心想:太子和自己在國內固然受到大王的信賴,但嫉妒、怨恨的人一定也不少,自己和太子離開魏王后,一定會有人在魏王面前說三道四,而魏王平時有點耳根軟,一旦聽信,對太子和自己都不利。
于是,在臨行前,龐蔥對魏王說:“如果有人向您稟報,街道上有一只老虎在游蕩,大王相信嗎?”魏王十分肯定地說:“哪會有這等事情?寡人不相信!”龐蔥緊接又問:“如果有第二個人跑來向您稟報呢?”魏王說:“如果真有第二個人,寡人可能感到疑惑了。”龐蔥再一次問魏王:“如果這時有第三個人跑來向您稟報呢?”魏王答道:“那寡人可能相信此事屬實了?!饼嬍[這才具體分析說:“街上明明沒有老虎,然而三個人都說有老虎,于是大王就相信真有老虎了?,F(xiàn)在臣陪伴太子到趙國去,要陷害臣和太子的人肯定不止三個,街市上的謠傳就能左右大王的信心,更何況國外輾轉傳來的謠言呢?臣希望大王明察?!蔽和趼牶?,似有所悟地說:“寡人明白你的意思,你就放心地去吧!”
果然,太子和龐蔥還沒抵達趙國,毀謗的流言就傳到魏王的耳中,開始他想起了龐蔥的話,尚能自制。可是時間久了,謠言愈演愈烈,他開始懷疑太子和龐蔥的忠心了,最后,他竟確信他倆對自己不忠了。這樣,當人質事情結束,太子和龐蔥回國后,太子不再受到魏王的寵愛,龐蔥也不再受到魏王的召見了。
上一篇:領導的影響力
下一篇:領導的根基是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