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制訂詳細的學習計劃——杰斐遜培養女兒成才
托馬斯·杰斐遜是美國第三任總統,《美國獨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美國開國元勛之一。
作為美國總統,杰斐遜是值得后人稱頌的,而作為一個父親,杰斐遜對女兒的教育更足以讓他成為后世的楷模。
在杰斐遜38歲時,他的妻子便去世了,為杰斐遜留下了三個女兒。因為工作繁忙,他將兩個小女兒托付給妹妹照顧,而將11歲的大女兒瑪霞帶在身邊。為了讓女兒成才,他不僅為女兒聘請了當時最好的音樂老師、繪畫老師等,還特意抽出時間,根據女兒的實際情況,為她制訂詳細的學習計劃和閱讀計劃。
杰斐遜在給朋友的信中談到,他在給女兒制訂學習和閱讀計劃時,不僅考慮到女兒的興趣愛好,還加入了一些比較嚴肅的學科和書籍等,甚至包括“一定數量的最好的詩人和散文家的作品”。
后來,杰斐遜作為外交使節出使法國,他就將女兒送到費城上學,培養她對詩歌、音樂、繪畫等方面的欣賞能力。在駐法國期間,杰斐遜還給女兒寫了很多信,其中第一封信就是給女兒制訂了一個作息表,并且還在其中寫道:“我為你請了許多老師,希望你能在他們的教導下學到更多的知識……”為了女兒的成長,杰斐遜可謂用心良苦。
杰斐遜不僅對大女兒瑪霞這樣要求,后來對兩個小女兒的要求也是如此。他經常對孩子們說:“下定決心的人會永不懈怠,從不浪費時間的人也不會抱怨時間的不足。只要努力,就可以做成許多事情!”
<<<家教家風感悟
作為一國的政要,杰斐遜的日常工作非常繁忙,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會抽出時間來關心女兒的學習,甚至為女兒制訂出詳細的學習和閱讀計劃,培養女兒成才。
學習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任務,然而很多家長可能發現,孩子在學習時往往很盲目,沒有計劃、沒有目標,經常憑借自己的興趣和心情學習。興趣濃、心情好時,就多學點;否則就把書本扔到一邊不理不睬。結果可想而知,孩子既缺乏學習的興趣,又缺乏學習積極性,成績自然也是忽高忽低。
其實,這是因為孩子缺乏一個科學的學習計劃。所以,要想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成績,父母應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孩子制訂一份科學、詳細的學習計劃,并監督孩子很好地實施計劃,這樣才能幫孩子養成守時、有序、高效的學習習慣。
1.根據孩子的實際學習狀況來制訂學習計劃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同樣如此。一個人在學習時有計劃、有目標,才能對整個學習過程的目的、內容、方法、時間安排等做到心中有數,從而將學習變成一件有條不紊的事來高效完成。
不過,在為孩子制訂學習計劃時,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進行,不要將學習目標定得過低或過高。定得過低,孩子就會覺得這個目標沒有挑戰性,慢慢就會產生“輕敵”心理,不利于學習的深入;訂得過高,孩子完不成,又會產生沮喪、失落的心理,失去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最恰當的方法,是對孩子具體的學習目標進行分解,比如,孩子的學習成績平均70分,那就不能一下子把學習目標確定在90分、100分,而應分階段設置為75、80、85、90……這樣才能讓孩子不斷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從而不斷追求進步,一步步接近目標。
2.監督孩子嚴格執行學習計劃
學習計劃制訂好后,接下來就是執行了。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監督和引導作用很關鍵,因為孩子年紀小,容易對學習計劃喪失新鮮感,幾天后可能就想偷懶了。這時,父母要引導孩子重新回到計劃中來,將計劃堅持到底。只有這樣,這份學習計劃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設立一些獎懲措施,如果孩子的學習計劃執行得比較好,就給予適當獎勵,從而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當然,如果孩子沒能很好地執行計劃,也要給予適當的懲罰,如取消當天看電視的活動、取消周末活動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監督和引導孩子執行學習計劃時,一定要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礎上執行,否則,孩子就會產生厭煩情緒,更不利于計劃的順利進行。
3.和孩子討論學習計劃的執行情況
當學習計劃堅持一段時間后,父母可與孩子討論一下,看看該計劃的實施情況及效果。如果發現這一計劃已不太適合下一階段的學習時,要結合孩子現在的情況及時調整學習計劃。
如果孩子在一段時間內執行計劃的效果很理想,且成績也有所提高,父母也別忘了及時給予孩子鼓勵或獎賞,以增強孩子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要知道,孩子都是喜歡鼓勵和贊賞的,父母的鼓勵和贊賞更是孩子不斷追求進步的極大動力。在父母的激勵下,孩子也會更加嚴格地執行學習計劃,從而使學習成績不斷提高。
上一篇:為失去太陽而哭泣,你會錯過繁星
下一篇:事事隨喜,生活自然一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