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主官對人的“公”字之用
公心識人;公道待人;
公正用人;公平選人。
主官一定要客觀評價每一個人,要注意區分主見與主觀、魄力與蠻干、謙虛與虛偽、老實與窩囊、謹慎與保守、原則性與教條主義、善于團結與老好人、合理要求與爭待遇的界限。
秦朝末年,呂公和沛縣縣令很要好。呂公為了躲避仇人,隨縣令來到沛縣,后在沛縣安家定居。當時,縣內的豪紳和官吏們聽說縣令家中來了貴客,紛紛前來祝賀。蕭何任縣衙主吏,負責收受賀禮。他對客人們說:“送賀禮不滿千錢的,請坐在堂下去。”劉邦(字季)這時任亭長,一向瞧不起縣衙中這些官吏。他送上一張名帖,假稱“賀禮一萬錢”,實際上他一個錢也沒帶。呂公看了大吃一驚,急忙起身到大門口迎接。呂公喜歡給人看相,一見劉邦的相貌,便十分敬重,他把劉邦領到堂上就坐。蕭何暗中對呂公說:“劉季一向喜歡說大話,很少說到做到。”劉邦因受呂公的敬重,便想趁機戲侮諸位客人,就毫不謙讓地坐到上座。酒宴散后,呂公將劉邦留下。呂公對他說:“我年輕時就喜歡給人看相。我給許多人看過相,從沒有見過像您這樣的貴相,希望您自己珍重。我有個女兒,愿意嫁給您為妻。”
呂老太太生氣地對呂公說:“你以前常常想使女兒與眾不同,要把她嫁給貴人。沛縣縣令和你要好,他要娶女兒為妻,你不答應。怎么竟糊里糊涂地許給劉季了呢?”呂公說:“這不是你們女人能明白的。”呂公終于將女兒嫁給了劉邦。于是,呂公的女兒就成了后來的呂皇后,她生有一兒一女,就是孝惠皇帝和魯元公主。呂公不為劉邦當時的行為所影響,慧眼識人,才給女兒找到一個“天下第一”的丈夫。
魏文侯選宰相時拿不準主意,請教李克給予指點,李克沒有直接提哪個行,哪個不行,只提出辨析人物的五個要點:“一、平居時與誰親近?二、富裕時與誰共享?三、達顯時舉用何人?四、困苦時何事不為?五、窮乏時是否茍取?”
文侯聽后說:“我懂了。先生回去吧!寡人的宰相決定了。”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這時,美國也著手備戰。美國駐菲律賓的總統軍事顧問麥克阿瑟手下有一名軍事奇才艾森豪威爾,借此機會堅決要求回國參加備戰工作。但麥克阿瑟舍不得放他走。艾森豪威爾說:“我已經49歲啦,這次不能參戰,以后沒有機會打仗了,我還沒有打過仗哩!”
后來麥克阿瑟放他回國,但內心非常矛盾地說:“可惜我失掉一只右臂。”麥克阿瑟的夫人慫恿說:“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你可以來點硬性規定把他留下來。”麥克阿瑟說:“硬要留,當然可以,但考慮再三,我犯不著。”夫人問:“為什么?”麥克阿瑟口出奇言:“他雖是人才卻不是奴才。”夫人說:“什么?你只要奴才,不要人才?”麥克阿瑟說:“不,我既要人才,也要奴才,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沒有用,最好是人才兼奴才。”麥克阿瑟的奇言是很耐人尋味的。
上一篇:為人之德
下一篇:主官對部屬加減法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