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寶貴,珍惜時光
有人覺得人生很漫長,也有人覺得人生很短暫。其實,不管是漫長還是短暫,實際上都是每個人對于人生不同的感悟。那些覺得人生短暫的人,一定過得很充實,正因為還有太多的事情等著去做,他們才會發出光陰易逝的感慨;而那些覺得人生漫長的人,一定常常在人生之中覺得無所事事,百無聊賴,所以他們才會覺得生命的時光過得很慢,很難熬。不管人生是漫長還是短暫,歸根結底,在這個世界上,并沒有人能知道自己的生命將會在何時終止。這正如人們所說的,生命是一場未知的旅程,沒有人知道生命將會在何時戛然而止。既然如此,我們就要嘗試著在生命歷程中拓寬生命的寬度。這樣,生命才會變得更加充實。
縱觀人生,真正適合用來學習的時光是很短暫的。孩子們從6歲進入一年級,到22歲大學畢業,這期間的16年時光,是學習的好時候。等到大學畢業后走入社會,雖然也要堅持終身學習,但是再也沒有那么清凈純粹的環境適合學習,也沒有大段的時間可以埋頭苦讀。隨著年紀不斷增長,生活中的瑣事撲面而來,很多中年人都會抱怨時間不夠用,人生也越來越緊迫。
早在民國時期,上海灘的才女張愛玲就曾經說過,出名要趁早。我們也要說,讀書要趁早。既然注定要學習,為何不抓住寶貴的青春時光埋頭苦讀呢?在小學階段,孩子們的大腦正處于對知識渴求最強烈的特殊階段,孩子們面對知識就像一個干渴了很久的人面對水,就像一個饑餓了很久的人面對飯菜。為此,小學階段是學習的好時光,只有不斷地努力上進,如饑似渴地求學,才能不斷地充實自己。老話說,技多不壓身,當我們真正把知識學會、掌握,未來有朝一日需要用的時候,我們就不會感慨“書到用時方恨少”。
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對于學習懷有抵觸心理,他們不覺得學習的時間很珍貴,要做到分秒必爭,而是盼望著周一至周五快快過去,從而得以在周末好好地玩耍。孩子厭惡學習固然是不對的,但是也應該找清楚其中的原因,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導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使他們愛上學習。
隨著不斷的成長,小豆丁長大了,成為了初中生、高中生,甚至是大學生。在這個階段里,孩子們對于生活的現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將父母的辛苦看在眼里,也就知道了父母為何總是逼著自己一定要認真學習。除了學習,孩子還能做什么呢?如今,法律規定不允許雇用童工,孩子在離開學校之后就只能混跡于社會。社會環境可不同于學校里的環境,社會環境是非常復雜的,又加上缺乏老師的監管和同學的監督,為此孩子很容易學壞。人生一旦走了歪路,再想回到正路上來就很難。為此,孩子必須要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在人生特殊階段的必要性,從而培養自己對于學習的興趣,也幫助自己始終勤學苦思,回歸到人生的正途上。在生命歷程中,有些事情是可以去改正和彌補的,而有些事情一經發生,是不可能逆轉的。為此,一定要慎重對待學習,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上一篇:遵循心的指示,以興趣作為老師
下一篇:情緒不失控,孩子的人生就不容易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