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int 7
比較是婚姻幸福的大忌
婚姻的大忌之一就是把別人的丈夫或者妻子拿來與自己的另一半比較。人無完人,當你把別人拿來斷章取義地與自己的愛人比較時,殊不知,你已經在婚姻中走向下坡路了。
這種攀比帶來的心理暗示,會讓現代女性感到前所未有的累,這種累是一種心累。浮躁的社會大環境讓人生出沒完沒了的欲望:住15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開30萬元以上的車,買幾萬元的名牌包,孩子上私立學校……看到很多有錢人的生活就坐不住了,不斷地攀比,為了掙更多的錢,不斷壓榨自己的健康。這些都是造成累的重要原因。蘇州榮格心理咨詢中心高級督導王國榮表示,想要從根本上降低壓力,讓自己不那么累,減少欲望是關鍵。
美國芝加哥某婚姻心理問題研究機構公布的影響婚姻安全之十大殺手,排名首位的是對對方及現狀不切實際的挑剔與抱怨。“事實上,當她們真正走出這段婚姻,才發現當初的實際情況遠沒有自己想象的糟糕。”
我國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在《八十自述》中提及妻子趙艷玲時深情地說,“雖然她沒有念大學,是中專畢業,但是人們都說她是大家閨秀,說她氣質非凡。她從天真無邪的小姑娘,到一家之主的賢妻良母,又到孫兒繞膝的古稀之年,一貫保持著秀麗端正、雍容華貴的風度”。
當記者采訪他時,問到有種說法是“貧賤夫妻百事哀”,您贊成裸婚嗎?茅于軾給出這樣的回答:物質是要考慮,但是幸福和物質的關系不太大。有錢人的家庭未必幸福。你追求的是幸福,其中有一部分包括錢。但錢不能代替幸福。錢不能沒有,但是夠用就行。我贊成裸婚,我自己結婚的時候就什么都沒有。攀比的婚姻是不幸福的,要追求幸福的婚姻就不要攀比。
可生活中偏偏女人就愛這樣,總覺得自己的老公沒有朋友A的老公有錢有車,沒有同事B的老公浪漫有情調。總之,這時候全世界的老公差不多都比自己的老公強,開始后悔當初為什么選擇他,開始假設自己如果當初嫁給了某個追求者今天的生活可能就會上了一個檔次。
其實,老公還是自己曾經中意的那個人,感情也還是自己曾執著的那份感情。那究竟是什么變化讓自己的感覺完全變了呢?就是比較。當初要嫁給他時,眼睛里就只有他,還生怕橫生枝節不能嫁給他,根本沒時間和心情去和別人比較。現在嫁給他了,警惕感下降了,這輩子都得和他過了,就開始有閑心去亂想了。
每個人的生活不一樣,對于幸福的定義不一樣,有的人看著光鮮亮麗,實際上內心卻是空虛的,你要是問她幸福不幸福,她肯定還是會回答幸福。但其實冷暖自知,只不過每個人都不想外人看到自己的不如意。
愛情和婚姻也是如此,你肉眼看到的東西,不一定就是真實的,有可能就是一種表象。俗話說:“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就是這樣的道理,總是覺得手里的東西不如外面的,于是就一路丟棄,一路尋找所謂的更好的東西,最終的結果就是得不償失,這也有點和“吃著碗里的,想著鍋里的”一樣,總是一種不滿足的心理,總是拿自己的幸福去和別人的對比。
其實這有什么可比性呢?別人再幸福,那是屬于他們的,不是自己的,你也不曉得他們內心的感受,自己的生活,就是需要自己去經營的,即使簡單一點也沒什么,溫馨的感覺不也很好嗎?
在愛情和婚姻里,如果總是去比較,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多一層負累,爭來爭去一些表面幸福感未必能讓我們內心真的有種踏實滿足感,而且還要為此付出很多的代價。有句老話:嫁漢嫁漢,穿衣吃飯。這句話可以有雙重意思,一方面是說,女人嫁給了男人,就是要管我們穿衣吃飯,即便女人一分錢不掙,吃男人的喝男人的,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另一層含義也是告訴女人,你既然嫁給了這個男人,你就要接受他的好與壞、貧窮或富貴,踏踏實實地一起經營你們的小日子。也許聽著有些宿命,但是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的草窩,一同努力打拼出來的日子,會讓兩個人倍感珍惜。
豪宅,只是給你一個安身的地方,能不能給你一個安心的角落卻不是一定的,只要能有一個安心的地方,又何必去羨慕人家的豪宅呢?所以,大家都少一點比較,多去發現對方的一點優點,這樣的生活才會幸福,持久。
上一篇:比失敗更可怕的是害怕失敗
下一篇:愛上現在,擁有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