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創新的勇氣
超市的興起,是對傳統的店員站柜臺的經營形式的一次革命。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是田納西州曼菲斯的克萊倫斯·桑德。有一天,桑德看到人們在當時新興的快餐館排長龍選菜吃,猛然間,他靈感頓現:能不能在雜貨店里也采取這種讓顧客隨意挑選,然后進行包裝的經營形式呢?
桑德高興地把這個念頭講給老板聽,不料竟遭到老板的大聲喝斥:“收回你這個愚蠢的主意吧,怎么能讓顧客自己挑選,自己包裝呢?”
可是,桑德卻不認為這是個“愚蠢的主意”,他明白如果這樣做,肯定可以給顧客一種更輕松、更自在的購物心理。于是,桑德辭去公司的工作,自己開了一家小雜貨鋪,開始實施他想到的全新的經營理念和方式。
很快,這種新穎的經營方式吸引了大批的顧客,桑德的小店門庭若市,生意興隆。賺得第一桶金后,他又接二連三地開了很多家分店,生意迅速蓬勃地發展起來。這就是當今風靡世界各地的超市的先驅。
還有一個這樣真實的故事。美國老一代企業家中,安德魯·梅隆是一個熱衷于機會的人,但是,他也是通過冒險才把握住了機會。梅隆的一生中經營過銀行、石油業、鋼鐵業、鋁品業等,其中有兩件事最值得稱道。
1889年的一天,三位不知姓名的青年人站在梅隆的面前,問他是否愿意替他們償還銀行的一項4000美元的貸款。其中一個人手里拿著一塊銀色的金屬,他們告訴梅隆這就是鋁。他們聲稱找到了一種可行的電解生產法,只是沒有資本,因此他們在到處尋找資助人。
梅隆憑著他銳利的眼光,預感到這項發明在將來會大有前途。于是,梅隆馬上為他們償還了4000美元的債務,并很快資助他們的匹茲堡電解鋁公司,將生產資本升至100萬美元,梅隆掌握了該公司60%的股份。果然,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這家公司就控制了北美的鋁生產。
類似的事情在1895年還發生過一次。一位曾與愛迪生共事10年之久的發明家愛德華特·艾奇遜找到梅隆,手里拿著一塊閃閃發光的“金剛砂”,即人造金剛石。艾奇遜說這項發明一定能帶來巨大的利益,但由于資金不足,需要梅隆的資助。
梅隆憑直覺迅速預感到這一發明的重要商業前景,所以答應了艾奇遜的請求,拿出12.5萬美元資助,并獲得了相當一部分股份。之后這項生產發展迅速,很快就創造了巨大的利益。
創新不需要天才,創新只在于找出新的改進方法。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因為能找出把事情做得更好的辦法。
上一篇:要有一顆進取的心
下一篇:要有寬廣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