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吃苦的人,還要什么理想?
平生第一次山中徒步野營時,定好行程做好計劃備好行裝,然后天氣預報說,臺風來了。倒是不至于有山體滑坡泥石流這種可能危及生命的災難,但狂風暴雨肯定是少不了的。
怎么辦呢?改行程嗎?難得有兩天空閑,時間很難更改。算了,硬著頭皮上吧,也是難得的體驗。再說,沒準兒到時候晴空萬里呢,我這樣告訴自己。
然而那一次天氣預報格外準,整整兩天的雨,一秒鐘都沒停過,只不過有時候大得睜不開眼,有時候小得可以讓你拿出手機拍拍照。身上的兩層雨衣早就濕透了,褲子貼在腿上,腳也一直泡在水里,幸好是初秋,不冷。
走到一個大水坑旁時,我見到了一個白白嫩嫩的男孩,十一二歲的模樣,坐在水坑邊大哭,背包扔在地上,旁邊是他氣急敗壞的媽媽。
原來,媽媽擔心兒子太嬌氣,硬拉著他來徒步,沒想到天氣這么惡劣,更沒想到兒子這么差勁,不到十分鐘就吵著走不動了。她一路上生拉硬拽才走到這里,然而小男孩一腳踏進水坑摔了一跤,這成了最后一根稻草,他再也不肯起來,怎么說都不肯再走一步。
那位秀麗的媽媽堅定地跟男孩說:“你現在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繼續走下去,媽媽不可能背著你走,也變不出一輛車來?!彼焕?,癱坐地上一動不動。
然后媽媽說:“我走了,你坐著吧。別的小朋友都能走,你那么大了,有什么不能走的?媽媽以后還能陪你一輩子不成?還能什么事都拉著你推著你?”
男孩想了想,擦擦臉上的淚水,起身和媽媽繼續前行。
是啊,怕吃苦的人,有什么資格談未來,未來又不是童話。
我沒有受虐傾向,并不是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讓大家受苦。只想說,每個人都要有吃苦的能力。平日不管多么錦衣玉食、順風順水,遇到需要咬緊牙關挺下來的時刻,就要有那股勇氣,那種能力。
就像剛才的小男孩一樣,坐在地上撒嬌哭鬧,有用么?誰也幫不了他。
在以后的人生中如果遇到同樣進退兩難無人相助的局面,也要做一名逃兵嗎?如果逃無可逃呢?又該怎么辦?
這是一種被動吃苦,因為人生無常,因為人有旦夕禍福。在劈頭蓋臉砸向自己的苦難面前,你撐得住嗎?可是很多時候,由不得你說不,你無路可退。
還有一種主動吃苦。比如硬逼著兒子參加徒步的媽媽,是有意識讓孩子主動吃苦。因為他們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帆風順那回事,他們知道自己不讓孩子吃苦,社會早晚會補上這一課,以他們特別不樂于見到的方式。
人生來不是為了吃苦,美好的青春更不是為了吃苦。如果可以,我也愿意一生都泡在蜜罐里,只感受美好與善意,從不需要見識黑暗與丑陋。但任何一個頭腦正常的人都知道這不可能,前方的路,雖不至于一直披荊斬棘,但也肯定不是鮮花鋪就。
這也就意味著,只要你有所追求,有想要達成的目標,有想要到達的地方,就不太可能回頭,就像風雨中徒步的那個孩子一樣,在叫天天不應的情況下,逼自己堅持。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應該吃一些苦,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而且一定要堅持到底取得勝利。因為,那些被你跨越過的苦難,那些你接受的挑戰,必然給你帶來成功的喜悅、成長的自信以及強烈的成就感,那是一種深度愉悅。
但是,假如因為太苦而中途放棄,后果是,你將會認為吃苦是一種非常糟糕而且毫無用處的體驗,于是在以后的人生中,對辛苦只會更加唯恐避之不及。
然而你知道的,人人想要的東西往往總是稀缺,于是總要有競爭有辛苦才能得到。一個千方百計回避辛苦的人,若非命運無比偏愛,怎能嘗到甜美的果實?
所以,不要害怕辛苦,那是你通向自由與精彩的路。
而這種辛苦,不僅是肉體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讀書時寄宿在學校,忍受粗劣的食物與糟糕的住宿條件是辛苦;
工作時在沙丁魚罐頭般的地鐵公交上擠兩三個小時,熬夜加班是辛苦。
同樣,讀書時為了取得好成績所忍受的巨大精神壓力是吃苦;
工作時為了更好的發展而做的各種隱忍與持之以恒是吃苦。
還有,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你踏上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忍受異樣的眼光與口沫橫飛的點評,以及自己心中無盡的掙扎糾結落寞甚至后悔,也是吃苦。
很多人不怕酷暑嚴寒,不怕勞其筋骨,不怕餓其體膚,卻唯獨做不到動心忍性,照樣難以有所成就。因為,沒有一種不通過苦難、忍耐與奮斗就可以征服的命運。
當然你有選擇的權力,在不需要被動吃苦的時候。只是請記得,你平日的選擇,決定了在那些重要關頭,你是像鳳凰一樣浴火涅槃,還是被逆流的命運裹挾。
上一篇:平凡的爸爸,偉大的愛
下一篇:怕麻煩的人,日子也會越過越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