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樂,徜徉“仙境”
世界上有沒有真正讓你覺得像世外桃源的“仙境”?不要以為這是天方夜譚。其實一個人只要知足常樂,那么處處都是這樣美好的“仙境”。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很多人往往不知足,這也是人性的弱點。俗語說:“野獸容易制伏,人心卻難以降服;溝壑容易填平,人的欲望卻難以滿足。”這真是一句經驗之談!《菜根譚》中寫道:“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侯怨不授公,權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編民不讓王公。”意思是說:一個貪得無厭的人,別人給他金銀,他還怨恨自己沒有得到珠寶;封他為侯爵,他還怨恨沒封自己為公爵。這種人雖然身居豪富權貴之位,卻等于自愿淪為乞丐。一個自知滿足的人,即使吃粗食野菜,也比吃山珍海味還要香甜;即使穿粗布棉袍,也比穿狐襖貂裘還要溫暖。這種人雖然身為平民,但實際上比王公還要高貴。
很多人都有“貪心”的弱點。
傳說很久以前,有個農夫在山坳里挖出一個至少100斤、價值連城的金羅漢,一下發了大財,親友們都向他投去羨慕的目光??赊r夫卻反倒沒有原來快樂了。往常,他種田干活,只要吃飽穿暖,就無憂無慮,自在得很;可是自從挖到金羅漢后,他反而食不知味、夜不能寐了。
他怕金羅漢被別人偷走是他憂愁的一個原因,其中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就是他整日都在絞盡腦汁地想:“十八羅漢我只挖到一個,其他的十七個羅漢不知埋在什么地方。要是這十七個羅漢也歸我所有,那我就滿足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不知足的可怕之處,不僅在于它能摧毀有形的東西,更在于它能攪亂人的內心世界。常言道:“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人的欲望一旦爆發,如不抑制,人的內心就會困擾。
《菜根譚》教給人們一種“知足常樂”的人生哲學:“都來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總出世上因,善用者生機,不善用者殺機。”意思是說,對現實環境中的事物能感到滿足的人,就會享受到神仙一般的快樂;而感到不知足的人,則擺脫不了庸庸碌碌的困境??偨Y世上萬般事物的原因,人假如能善于運用,就處處充滿生機;若不善運用,就處處充滿危機。
有一首《寬心謠》寫得好:
“日出東海落西天,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鉆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領取養老金,多也喜歡,少也喜歡;
少葷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細也香甜;
新舊衣服不挑揀,好也御寒,破也御寒;
常與知己聊聊天,古也談談,今也談談;
內孫外孫同樣看,兒也心歡,女也心歡;
全家老少互慰勉,貧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勞勤鍛煉,忙也樂觀,閑也樂觀;
心寬體健養天年,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這首“寬心謠”可以說是對“知足常樂”的最好詮釋,正如杜甫在《丹青引贈曹將軍霸》一詩中的名句“丹青不知老將盡,富貴于我如浮云”中表達的那種灑脫放達、怡然自得的人生態度一樣,都是智者參悟了人生的哲理后總結出來的至理名言。其實,世上處處都可以找到所謂的“仙境”,即只要人能知足常樂,活得隨意些、平凡些、簡單些,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上一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下一篇:自省自律,自制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