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陪伴和鼓勵幫孩子克服恐懼
寶媽:我家孩子真是膽小,一個小男孩竟然怕蟲子、怕黑、怕打雷;有一次帶他去看電影,竟然被電影里的怪物給嚇哭了;都已經上一年級了,竟然還不敢一個人睡,每次都要陪著他睡著了才能離開。這可怎么辦啊?
孩子膽小是因為內心的恐懼,而產生恐懼的原因是缺乏安全感,要想幫助孩子克服這種恐懼,爸爸、媽媽就要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他們內心的恐懼感會逐漸減少,膽子也會慢慢地大起來的。
巍巍的父母一直忙于工作,巍巍一周歲的時候就和奶奶一起住,只有周末的時候爸爸、媽媽才會把他接回家住。眼看著就要上小學了,爸爸、媽媽決定將巍巍接到自己的身邊。經常和巍巍在一起,媽媽發現了巍巍身上有一個缺點。
在接巍巍之前,媽媽考慮到巍巍快要上小學了,決定接過來之后讓巍巍一個人睡,精心給巍巍布置了房間,里面放上了各種巍巍喜歡的玩具。巍巍看到這些,非常高興,手舞足蹈的,摸摸這,摸摸那的,對所有的東西都愛不釋手。媽媽看到巍巍這么喜歡新房間,之前的擔心也就放下了,心想晚上巍巍肯定能夠順利地一個人睡。但是事情并非像媽媽想象的那么順利,到了晚上快要睡覺的時候,媽媽叫正在看電視的巍巍準備睡覺了,巍巍聽到之后就跑到了媽媽的床上準備睡覺。
媽媽:“巍巍,你不能在媽媽的床上睡。”
巍巍:“那我要去哪里睡啊?”
媽媽:“去你的新房間啊,你不是很喜歡那里嗎?”
巍巍:“媽媽和我一起睡嗎?”
媽媽:“巍巍已經是大孩子了,要一個人睡了。”
巍巍:“我不要一個人睡,我要媽媽陪我一起睡。”
媽媽:“你都已經六歲了,馬上就要上一年級了,應該學會獨立了,應該自己一個人睡了。”
巍巍:“我害怕,我要媽媽陪著我睡。”
媽媽:“你怕什么啊,爸爸、媽媽就在隔壁,就在離你不遠的地方。”
巍巍:“我怕黑,我怕看不到媽媽。”
媽媽:“媽媽不離開你,媽媽就在隔壁好不好?”
巍巍:“不好,我不要一個人睡,我要媽媽陪著我睡。”說著巍巍竟然哭了起來。
媽媽看到兒子哭了,瞬間心就軟了,但是為了鍛煉孩子的獨立性,媽媽還是決定讓巍巍一個人睡,于是就對巍巍說:“巍巍,媽媽和你一起去新房間睡好不好?”
巍巍聽到媽媽這么說,馬上停止了哭泣,乖乖地跑到了新房間的床上,媽媽也和巍巍一起躺下了,給巍巍讀故事書,巍巍漸漸產生了困意,不久就進入了夢鄉,可是手仍然緊緊地拉著媽媽的手。媽媽想要拉開巍巍的手,可是怕弄醒巍巍,就任由巍巍這樣拉著,望著巍巍熟睡的臉,媽媽在擔心巍巍的同時,也反思了起來:巍巍這么膽小是不是因為缺少陪伴的原因?之前每次過完周末,將他送回奶奶家的時候,他都非常不樂意,總是撅著小嘴。可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物質生活,一直忙于工作,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他之所以不敢一個人睡,不是因為怕黑,而是怕在黑暗當中看不到父母,怕父母再一次把他送回奶奶的身邊。想到這些,媽媽決定先不讓巍巍一個人睡,而是要多陪陪巍巍,給予他足夠的安全感,幫助他克服內心的恐懼,等到他不再怕黑,再讓他一個人睡。
第二天早上,巍巍很早就醒了,醒來之后看到媽媽仍然在身邊,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緊緊地摟住媽媽。媽媽輕聲地說:“昨天晚上睡得好嗎?”“有媽媽在身邊,睡得非常好。”巍巍高興地說。
吃早飯的時候,爸爸告訴巍巍要帶他去動物園。聽到要去動物園,巍巍露出了為難的表情,爸爸媽媽很疑惑。
爸爸:“巍巍,怎么了,你不想去動物園嗎?”
巍巍:“媽媽,能不去動物園嗎?”
爸爸:“為什么呢?我們去看看動物,帶你認識大自然啊。”
巍巍:“動物園里有獅子、老虎,我害怕它們,它們會吃了我的。”
爸爸:“我們去看它們的時候會有保護措施的,它們接近不了我們的,而且有爸爸在,巍巍也不用擔心的。”
聽到爸爸這么說,巍巍似乎沒有那么害怕了,答應了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動物園。來到動物園,正值春暖花開,動物園里百花齊放,鳥語花香,巍巍看到這迷人的景色,開心得蹦蹦跳跳,爸爸媽媽跟在他的身后也非常高興。在這時,爸爸看到旁邊有賣冰淇淋的,決定給巍巍買一個冰淇淋,爸爸剛要掏錢的時候,就聽到了巍巍的哭聲,爸爸趕緊跑了過去。
爸爸:“巍巍,你怎么了啊?”
巍巍:“爸爸,你看那里有一只大豆蟲。”說著就用手指了指路邊的大樹。
爸爸順著巍巍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一只大豆蟲在那里,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著樹葉。看到被大豆蟲嚇得直哭的巍巍,爸爸輕聲地對巍巍說:“巍巍,不要怕,你仔細看一下大豆蟲,它是很可愛的。”
說著爸爸就把大豆蟲拿了起來,巍巍嚇得趕緊捂住了眼睛。
爸爸輕輕地拿開巍巍的手,說:“巍巍,你看這只大豆蟲肉乎乎的多可愛,而且爸爸把它拿在手上,它也沒有咬爸爸,爸爸也沒有怎么樣啊。”
巍巍看著爸爸手里的大豆蟲,的確非常可愛,小心翼翼地伸出自己的小手,只是觸碰了一下就趕緊縮了回去。
爸爸接著說:“沒有想象中的可怕吧,大豆蟲也沒有咬你吧,來再試著摸一下吧。”
在爸爸的鼓勵下,巍巍再一次摸了大豆蟲,這次的時間比上次的時間要長,輕輕地撫摸著大豆蟲,對著爸爸笑了起來。
爸爸:“巍巍真勇敢,可以自己摸大豆蟲了,巍巍有進步了,來,吃個冰淇淋吧。”
巍巍高興地接過冰淇淋開心地吃了起來。看到巍巍的進步,爸爸心里也由衷地高興。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媽媽經常會抽出時間帶巍巍出去,帶他去坐過山車,帶他在夜幕降臨的時候去看星星和月亮,如果爸爸有時間的話,媽媽就會拉著爸爸一起。漸漸地,巍巍的膽子大了起來,讓媽媽高興的是,巍巍再也不纏著媽媽和他一起睡了。
專家解讀:
在爸爸、媽媽的陪伴和鼓勵之下,巍巍從一個連大豆蟲都害怕的膽小鬼變成了一個敢獨立睡覺的小男子漢,這就是陪伴和鼓勵所帶來的作用。之前,爸爸、媽媽因為忙于工作,就做起了甩手掌柜,將巍巍托付給了爺爺、奶奶,雖然爺爺、奶奶對巍巍也是照顧有加,但是仍然代替不了父母的愛。每次爸爸、媽媽將巍巍送回奶奶家的時候,他的內心肯定是拒絕的,而且在行動上也表現了出來,但是爸爸、媽媽并沒有注意這一點,認為小孩子過一會兒就好了。但是,小孩子卻沒有大人想象的那么簡單,久而久之,在他們內心就會形成強烈的不安,他們會認為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總是將自己推給別人,這也是為什么他會怕在黑暗中再也見不到媽媽。其實,在他的內心也是渴望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他也希望得到爸爸、媽媽的鼓勵,希望爸爸、媽媽一直陪著他。
當媽媽意識到了孩子缺少陪伴之后,就努力補償孩子的缺失,在爸爸、媽媽共同的努力下,巍巍內心的安全感在不斷地增加,內心有了安全感,對于周圍的事物也就不再那么恐懼了,漸漸地,膽子也就大了起來。
小孩子怕黑、怕小動物、怕孤獨、怕一切看不見的“妖魔鬼怪”,這都是很正常的。所以,當孩子害怕這些東西的時候,家長們不要總是責怪孩子膽小,因為恐懼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但是,家長們也不可以掉以輕心,因為如果在孩提時代家長沒有幫助孩子解決心理恐懼的問題,在孩子的心里就會產生陰影,可能會影響到孩子未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任何恐懼心理的產生都和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當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或者父母總是將他們推給爺爺、奶奶,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缺少安全感和歸屬感,內心就會非常恐懼。所以,幫助孩子克服恐懼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對于孩子來說,最讓他們信任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有父母在身邊他們就會無所畏懼,父母的鼓勵和陪伴是他們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也是克服內心恐懼的良藥。
給家長的話
如果你的孩子十分膽小,不要將責任都歸到孩子的身上,家長自身也要反思一下,看看自己是否給予了孩子足夠的愛和陪伴。
上一篇:獨立,讓孩子懂得自尊自愛
下一篇:離不開父母的“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