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該我上場了,好緊張
→人生就是一場游戲,參與了就是勝利
該我上場了,好緊張;當眾講話的時候經常結結巴巴;迎接一件重要的事之前緊張得不知所措。美國著名的成人教育學專家卡耐基說:“世界上沒有一點都不膽怯、害羞和臉紅的人,包括我自己。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持續的時間長短而已。”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膽怯、害羞和臉紅的人往往對于人際關系格外敏感,也就是人家說的“臉皮兒太薄”。從心理學上講,這類人太在意別人對自己怎么看,而對自己缺少應有的自信。不敢當眾表達自己的感受,不僅自己活得很累,也讓別人感到不舒服。
可是,為什么有的人能把緊張的心理控制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人幾乎看不出明顯的“癥狀”,而有的人,尤其是一些女性朋友,卻常常表現為臉紅、心跳加速,甚至嘴唇打顫呢?有這樣一位女士,用她自己的話講,在學校學習乃至后來參加工作,學習成績和專業技能水平可以說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可是她生性膽怯,怕與陌生人打交道,開口講話就臉紅。有時不得不隨單位或是丈夫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可是她總是感到非常不自在。最讓她感到難過的是在年初,單位要搞處級干部競爭上崗,其中一關是“施政演說”。她沒有足夠的勇氣和膽量,最后只好放棄。她的專業和資歷絕不比人差,然而就是這由“膽怯、害羞”組成的自卑拖了她的后腿!
由此看來,如果不克服緊張心理,那么它將對你產生不好的影響。而且,從生理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若長期、反復地處于超生理強度的緊張狀態中,就容易急躁、激動、惱怒,嚴重者會導致大腦神經功能紊亂,有礙身體健康。因此,要克服緊張的心理,設法把自己從緊張的情緒中解脫出來。
可是,心理學家又認為,緊張是一種有效的反應方式,是應付外界刺激和困難的一種準備。有了這種準備,便可產生應付瞬息萬變的力量。緊張是正常的現象,緊張并不是完全有害無益的。面對緊張心理,只要正面對待,不要刻意逃避,也不要想控制自己的緊張心理,如果你讓自己平靜下來,把緊張轉化為能量,緊張心理就會逐漸消失。
那么,如何消除緊張心理呢?有效消除緊張心理,從根本上來說就要降低對自己的要求。一個人如果十分爭強好勝,事事都力求完善,事事都要爭先,自然就會經常感覺到時間緊迫,匆匆忙忙。而如果能夠認清自己能力和精力的限制,放低對自己的要求,凡事從長遠和整體考慮,不過分在乎一時一地的得失,不過分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自然就會使心境松弛一些。
所以,當你緊張的時候,想想人生就是一場游戲,享受過程,參與了就是勝利。當你的心理被正面的能量占領時,你會發現,你的緊張情緒會有所緩解或消失。畢竟,人生價值和意義就體現在生命的主動性上,如果什么事都不去參與,又怎么可能成就豐富多彩的人生呢?
可以說,參與是一種自信,是一種勇氣。不要認為別人什么都比你強。其實,人生就是一個浩瀚的大海,百舸爭流,不進則退。揚起自信的風帆,只要把船槳劃動起來、揮灑著你的激越,不管你是第一批到達彼岸,還是被甩掉,只要你參與了,在風浪中磨礪了自己的意志那你就成功了。因為參與躋身其間,自然會獲得點滴的經驗,有了這些心得體會,我們才會厚積薄發,才能去更好地、更快地接近成功。
參與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澳大利亞的演講家胡克尼哲,一出生就沒有手腳,上學的時候,被同學奚落,鄰居的女孩說他是外星人,在生活和學習上克服著正常人無法想象到的困難,問父母、問醫生我為什么這樣?但是他沒有因此而放棄,他選擇了積極地、坦然地面對著不公正的現狀,他在一次演講中說:“你隱藏了什么痛苦、什么恐懼?你不要緊緊抓著這些恐懼只需要每次行出一步。參與了,你就成功了,不管結果如何。”
總之,參與是邁入成功的第一道門檻。不要光站在門外,要敢于參與進來,敢打開自己的內心世界,敢制服內心的怯弱,才能海闊天空。參與進來吧,你會發現生活真的不一樣!所以,不管是任何比賽或活動,只要你擺正心態,抱著“重在參與”的心態,相信你會有更好的表現。
上一篇:職場競爭讓人喘不過氣-每天進步一點,超越自己是關鍵
下一篇:辜負了別人的期望-只要努力,就沒辜負自己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