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力:把想法變成行動,把行動變成結果
無論我們有多少智慧、多少創意、多少決策和管理能力,我們常常從事的還是執行的事情,所以一個人執行力的好壞決定了他是否能夠升職、是否能加薪、是否能走向決策層,所以說執行力就是一個人最終成功的保障。馬云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孫正義跟我有同一個觀點,一個方案是一流的Idea加三流的實施;另外一個方案是一流的實施加三流的Idea,哪個好?我們倆同時選擇一流的實施加三流的Idea。”所以說執行力在人們成功的過程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
那么執行力到底是什么呢?執行力,指的是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是把企業戰略、規劃轉化成為效益、成果的關鍵。執行力包含完成任務的意愿、完成任務的能力、完成任務的程度。對個人而言,執行力就是辦事能力。簡言之,執行力就是把想法變成行動、把行動變成結果的能力。
一個人有想法是好事,但是如果不能把想法進行實施,變成能夠體現自己價值的行動,那么再好的想法也是空想。我們可以看到,在歷史上,我們有很多很有想法但是執行力卻差得一塌糊涂的人。
在古代,有很多“坐而論道”的例子,他們都樂衷于坐在原地討論政策的好壞,討論怎樣治理國家,卻沒有真正實施的才能。我熟悉的最有執行力的人物就是商鞅,他運用的大概是法家的理論,因為他很注重變革,他在實施自己的變法之前,在國都集市的南門外豎起一根三尺高的木頭,告示:有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集市北門,就給他五十金。有個人壯著膽子把木頭搬到了集市北門,商鞅立刻命令給他五十金,以表明他說到做到。然后他下令變法,新法很快在全國推行。
在一個企業里,決策很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得到推行,或者貫徹他的人總是打折扣,把本來很好的策劃執行得似是而非,那么它的發展就不可能很好。在我們的企業里,并不缺少先進的管理經驗,也不缺少先進的經營理念,缺少的是照章行事的執行力。如果一個企業能夠按照上層的想法,不折不扣地執行下去,那么很快就能夠看到成效。
一個人想要成功也是這樣,有想法是好事,但是僅僅停留在想的階段,而不去行動、不去實施,那再好的想法也不可能為自己的人生創造價值。從現在開始,你一旦有一個想法、一個念頭,就應該把自己的這個想法、念頭記錄下來,然后進行完善,使它成為一個具體的、明確的可以執行的主意、想法、策劃,然后制訂出自己的具體計劃,立刻行動,去實現這個想法。可以先從簡單的開始,訓練自己立刻行動的特質,只有擁有這種特質,你才可能逐漸走上成功的道路。
執行的路上肯定有困難,但是一定要相信,方法肯定要比困難多,多想辦法,想出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這樣才可能真正實現自己的想法。只要知道我們需要達成的目標是怎樣的,就不要畏懼困難,更不要退縮;不斷尋找方法,解決難題,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最終實現夢想。非凡的執行力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我們必須讓自己具有這種能力,凡事都可能完成,不要找借口,只要積極尋找方法,相信我們就能解決所有困難。
想法、目標每個人都有一點,計劃有的人有,有的人還不完善,而執行了的人卻沒有幾個,這就是人們的差距會有這么大的原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執行能力,我們一定要訓練自己在執行之前就想清楚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最終朝著我們的目標前進,這樣才可能更好地完成任務。把想法變成行動,變成結果,是一種非凡的能力,有的人善于做具體的事,善于落實;有的人則不善于。不善于也沒有關系,如果你能夠找到善于幫你落實目標的人去執行,也是一種方法。
不過在此之前,你一定要有立刻行動的決心,坐而言、坐而思只能形成方法,起而行才可能有成果。
上一篇:托利得定理——用寬容之心對待不同的想法
下一篇:按章做事:忙而不亂,有條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