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內心會恐懼社交
有的人討厭面對人群或害怕面對人群,他們會覺得恐懼、不好意思,對自己以外的世界有著強烈的不安感和排斥感。他們常常逃離人群,除了幾個親近的人之外,他們不愿意與外面的世界溝通。他們大多都有人際交往障礙,他們心里有很多苦惱:“我性格內向,不愿和別人交往,我挺煩的,怎樣才能做一個善于交際的人呢?”“我是一個女孩,我想說的是,我無論和男的或女的說話時,都不敢看對方的眼睛,手一會兒撓頭一會兒揣兜,不知道該怎么辦。”“我太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和別人溝通時,我都會擔心別人怎么看我,尤其是面對比較重要的人,我還有點自卑?!薄拔矣X得我自己心理上有問題,很多時候很想跟別人聊天,但又不知道有什么好聊的,很多時候我很害羞,說話也不敢大聲,我感覺自己好膽小好內向。”從這些心聲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中的大多數只是性格內向、不善于交際,或是不懂得社交的藝術,而導致在社交過程中出現不適,而并非他們不愿意與人交往。
艷艷17歲了,是一所普通高中二年級的學生,爸爸和媽媽都是大專畢業,在機關工作,家族都沒有精神疾病的歷史。因為家里就她一個孩子,全家人對她都很疼愛,不過,她爺爺對她要求嚴格,希望她將來可以做出一番大的事業。艷艷從小就很靦腆,不喜歡說話,家里來陌生客人了,她也是經常躲而不見。在整個小學和初中時期,她都沒什么朋友,平時不上課就窩在家里。
但現在艷艷讀高中了,她開始寄宿在學校了,因此感覺到很多事情不順利,她很苦惱,常常向媽媽抱怨,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前不久,艷艷在學校中發現一個男生無意中用余光瞄了一下自己,她就覺得對方在警告自己。從此,她更害怕與人打交道了,尤其是遇到異性,她就很緊張,注意力無法集中,學習沒有效果。后來,嚴重的時候,發展到與同性、與老師都不敢有視線接觸。她常常對媽媽說:“媽媽,我很痛苦,好苦惱,可又不知道該怎么辦?!?/p>
在青春期,性格內向的孩子們很容易患上社交恐懼癥,嚴重的還會產生心理問題。一個人生理和心理在青春期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如果在這一階段遇到心理問題,沒有解決好,就很可能影響他將來的升學、求職、就業、婚姻等一系列社會化進程。
社交恐懼癥患者無法主動走出自我的世界,也不愿意加入人群。他們只要在人多的地方就會覺得很不舒服,總害怕別人在注意自己、擔心自己被批評。實際上,他們一切行為都源于內心的恐懼,一旦內心的恐懼消失了,他們就會慢慢變得自信起來。
在家里,有可能你所能接觸到的就是自己的家人。即便是一起工作的同事,有的也只是打過照面,沒有真正接觸,更別說成為朋友了。而公司舉辦的一些有意義的集體活動恰好為你提供這個機會,在活動中,你可以認識更多的朋友,相應地,也拓展了你的交際圈子。
如果要突破自己的交際恐懼,那就需要走出家門,盡量與他人交往。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學會遵守共同的規則,學會了交往,學會了尊重別人的權利。而且,從其中還可以學到如何與人合作,如何交朋友。
有的人比較羞澀,性格內向,他們的交際能力較差,像這樣的人更應該參加一些有意義的集體活動。在活動中,氣氛比較熱烈,能夠激起大家聊天的欲望,如此的話,能夠有效地鍛煉你的交際能力,提升你的口才水平。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總是面帶微笑自信地走向大家,然后花一段時間向在座的人介紹自己,他一切的行為都令他看起來非常自信,極具總統范兒。假如一個人總是低著頭走路,等待著別人來和自己打招呼,就很容易被身邊的人忽視。
啟示
社交恐懼癥患者應該明白在交際場合是沒什么可怕的,即便出現了最糟糕的場景,當我們將一切可能發生的最糟糕的情況列舉出來,可能就會發現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所以,讓自己冷靜下來,參與社交,沒什么可怕。
上一篇:世上沒有絕對的成功,只有不斷的努力
下一篇:主動出擊,把握住瞬間而逝的機遇